[发明专利]线缆连接方法及线缆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7853.1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4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曹渊;王学超;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8 | 分类号: | H01R43/18;H01R11/00;H01R4/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方法,尤其涉及利用该方法制造的线缆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趋于多样化,电子设备之间往往通过线缆来进行信号传输,且线缆的样式也变得多样化,现有技术中,当多根线缆固定连接成一根线缆时,常常将它们电性导通后再在连接处成型一块绝缘体,以此固定连接。
然而,在制造过程中,因成型时绝缘块的长度有限,以致线缆在使用过程中,绝缘块边缘处容易因为出现线缆的芯线暴露出来等不良结果,最终导致线缆之间的连接松脱,影响线缆的正常使用。
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线缆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线缆之间固定连接得更加可靠的线缆连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第一线缆,所述第一线缆上成型有第一绝缘体;提供第二线缆,所述第二线缆上成型有第二绝缘体;在所述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之间成型成型有绝缘件,所述绝缘件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及第二绝缘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件未包覆所述第一绝缘体及第二绝缘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线缆有若干根,所述第一绝缘体连接所有第一线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线缆设有若干导芯,所述每根第一线缆与第二线缆内的一根导电性芯连接且互不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线缆的导芯与第二线缆的导芯之间以焊接的方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线缆连接方法还提供包覆于所述绝缘体及绝缘件上的两个外壳,所述两个外壳相互扣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外壳以熔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件上设有缺口,所述外壳设有收容于所述缺口内的凸出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线缆连接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分段成型连接,增强绝缘体与单个线缆之间的结合强度,再通过绝缘件将绝缘体固定连接,同时绝缘体也单独固定线缆之间的连接,从而增强线缆之间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本发明线缆连接方法制造的线缆连接结构。
图2是利用本发明线缆连接方法制造的线缆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利用本发明线缆连接方法制造的线缆连接结构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利用本发明线缆连接方法制造的线缆连接结构的部分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78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