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粗轧测温反馈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0266.1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科杰;张贺咏;刘春会;刘贞伟;盛东民;唐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C21D8/02;C2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温 反馈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粗轧测温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于大侧压机入口处测量最近出炉板坯的上下表温度;
b)计算出炉板坯的配分比修正值:
αset=((Tspu-Tspd)/βbis-1)×η
其中,αset:配分比修正值
Tspu:大侧压机前上表温度(℃)
Tspd:大侧压机前下表温度(℃)
βbis:给类钢种上下表温差期望值
η:给类钢种学习系数,范围为0-1
c)计算加热炉出炉板坯各段上下部炉气温度的设定值:
θSRTkU=θSRTk αw/2×βbis
θSRTkL=θSRTk+αw/2×βbis
αw:配分比修正值,同αset
θSRTk:各段初始炉温
3bis:给类钢种上下表温差期望值
θSRTkU:当前板坯各段上部设定炉温(℃)(k=1、2、3、4,分别代表预热、一加、二加、均热段)
θSRTkL:当前板坯各段下部设定炉温(℃)(k=1、2、3、4,分别代表预热、一加、二加、均热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轧测温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b)之后,步骤c)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bi)统计若干块同类钢种的出炉板坯的配分比修正值αset,并对所述若干配分比修正值αset作累加后计算均值αw,以对同类钢种出炉板坯的配分比修正值进行动态学习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轧测温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步骤ai)判定大侧压机入口处测得的板坯上下表任意一温度与出炉温度差,相差100℃以上则不计入αw的累加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轧测温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和步骤b)之间还包括步骤ai)判定大侧压机入口处测温仪的测温时刻与出炉时刻间距,相差10分钟以上则不计入αw的累加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轧测温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以步骤a)之前还包括:0)设置给类钢种及其对应的上下表温差期望值、学习系数及可控制段内权重数据库,并根据使用炉、开炉数、入炉温度等级及给类钢种,建立各段初始炉气温度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粗轧测温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步骤c)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d)当侦测到加热炉各段内板坯不为同一钢种,根据预设的给类钢种对应的可控制段内权重,在已得出的加热炉内板坯各段上下部炉气温度的设定值的基础上,经由加权平均计算后,得出加热炉各段上下部炉气温度的设定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粗轧测温反馈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d)中加权平均计算的表达式为:
其中
θkU:各可控制段上部炉气温度设定
θkL:各可控制段下部炉气温度设定
Wki:预设权重
k:各段段号(1、2、3、4,分别代表预热、一加、二加、均热段)
i:各段内板坯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2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麻辣香锅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健脾胃茯苓柚子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