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单元和环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9464.6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德;林明耀;邱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利德电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0;F21V29/00;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单元 环照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单元;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前述发光单元的环照灯。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美国专利US6,220,722B1于2001年04月24日揭露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灯100,其结构包含:齿轮柱1、金属灯座2、立方体金属基材3、发光二极管4、透光护盖5、强制冷却通风进风孔7、以及出风口6。立方体金属基材3具有六个平面,每一个平面都安置有数个发光二极管4;立方体金属基材3以一个尖角安置于齿轮柱1的上方,金属基材3系由金属或是合金所构成,用以传导发光二极管4发出的热量到齿轮柱1,齿轮柱1内部挖空,设置有进风孔7以及出风口6,并且采用强制通风装置,用以冷却齿轮柱1。
前述发光二极管灯100存在的缺点是立方体金属基材3,表面被发光二极管4占据,可以散热的表面不多,因此具有低的散热效率,所以采用强制通风冷却。这使得整个灯泡100结构复杂且重量增加。一个重量相对较轻、发光效率以及散热效率皆较佳的灯泡,是此一行业长久以来,研发人员想要开发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相对较轻、发光效率以及散热效率皆较佳的发光单元,并提供具有前述发光单元结构的环照灯。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发光单元,包含第一金属、第二金属、缺口、第三金属、绝缘材料、桥接金属和发光芯片,第二金属具有一个表面与第一金属的一个表面呈共平面;缺口设置于第一金属与第二金属之间;第三金属与第一金属平行安置;绝缘材料设置于第一金属以及第三金属之间;桥接金属连接第二金属与第三金属;发光芯片跨坐于缺口的两边,且发光芯片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电性耦合于第一金属,第二电极电性耦合于第二金属。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环照灯,包含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和管状基材,管状基材具有环墙;第一发光单元设置于环墙的内表面;第二发光单元设置于环墙的内表面;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均面向外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前述环照灯中进一步包含透光护盖,该透光护盖设置于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上方,并具有环墙;该环墙设置于第一发光单元发光芯片和第二发光单元发光芯片的前面;而且透光护盖的环墙为环墙透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透镜,包含透光圆形顶面平板和环墙透镜,环墙透镜连接于透光圆形顶面平板周边的底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揭露条状“金属-绝缘层-金属”(Metal-Insulation-Metal,MIM)型态的金属脚,在金属脚上端安置一颗或是多颗发光二极管形成发光单元。再将发光单元金属脚下方安置在管状基材的内表面,发光二极管面向外部,面对方向系与管状基材的中心轴承成正交位置,构成一个高散热灯具。发光单元跨坐在一个缺口的两端上,缺口由MIM金属脚的下层金属的一端弯折形成一个N形状或是U形状的弯折部,N形状或是U形状的弯折部具有一个上表面,与上层金属的上表面形成一个共平面结构,并且形成一个缺口G于两个平面之间,可以散热的表面积大大增加,重量相对较轻、发光效率以及散热效率皆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D是本发明的发光单元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D是本发明的发光单元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4B是本发明第一环照灯构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依据图4A-4B组装完成的第一环照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6A-6D是本发明的发光单元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A-7B是本发明第二环照灯构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依据图7A-7B组装完成的第二环照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或是图8光束强度分布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环照灯所使用的第一保护帽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环照灯所使用的第二保护帽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环照灯所使用的第一帽盖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环照灯所使用的第二帽盖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环照灯所使用的第三帽盖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帽盖透镜所产生的详细光束分布剖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环照灯所使用的第四帽盖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环照灯所使用的第五帽盖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利德电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优利德电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94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脑梗塞的中药
- 下一篇:镀敷部件的制造方法及镀敷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