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壳体的内壳真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3345.3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77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A·T·海诺斯;B·R·汤普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24 | 分类号: | F01D25/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谭祐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气 涡轮 发动机 壳体 真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涉及涡轮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不必将壳体区段移除并重新安置到工作区域的情况下的涡轮机壳体区段中孔的钻入。
背景技术
有些时候,有必要将辅助构件,例如发动机健康状况传感器包或其它仪器,安置在涡轮和/或压缩机壳体上。典型地,为了安装各种构件和/或传感器,多个孔被钻入壳体中。因为由疏松的钻屑或削屑对旋转的转子构件引起的潜在的、甚至很可能的损害,所以壳体区段(通常为上壳体区段)被完整地从下壳体区段移除并被放置在地面或其它支承结构上,远离下壳体区段。虽然这种手段消除了针对随后的涡轮运转期间的疏松的钻屑或削屑的担忧,但是它需要另外的重型设备和昂贵的延长的发动机停机时间。
因此,将期望提供一种方法和相关的装置,通过它们,能够在上壳体基本上保持在原位时执行壳体钻孔,但是同时也消除了疏松的钻屑或削屑掉下至下壳体区段中的可能性,该下壳体区段支承涡轮发动机或压缩机转子的可旋转的叶片和/或叶轮(bucket wheel)。
发明内容
因此,在一个示例性的但是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涡轮机壳体中基本上在原位钻一个或更多孔的方法,包括:使包括至少一个真空头的管位于涡轮机壳体内,靠近将要钻的孔;在涡轮机壳体中钻至少一个孔,使得由钻孔引起的钻屑或削屑被收集在真空头中;以及通过管将真空施加至该至少一个真空头,从而将收集在真空头中的钻屑或削屑移到涡轮机壳体之外的位置。
在另一示例性的但是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涡轮机壳体中基本上在原位钻多个孔的方法,该涡轮机壳体具有可分开的上壳体区段和下壳体区段,该方法包括:将上壳体区段在下壳体区段之上升起预定的距离;对于所述多个孔中的每一个,将包括真空头的管安置在上壳体区段中,将真空头定位成靠近将要钻的相应的孔,并且使得管从各个真空头延伸至上壳体区段之外的位置;在上壳体区段中钻多个孔,使得由钻孔引起的钻屑或削屑被收集在与各个相应的孔相关联的真空头中;以及通过管将真空施加至各个真空头,从而将收集在各个真空头中的钻屑或削屑移到上壳体区段之外的位置。
在另外的又一示例性的但是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从涡轮机壳体内部移除钻屑或削屑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适于插入涡轮机壳体中的管,该管在一端具有真空头并在相反端具有适于连接至真空源的连接器;以及支承硬件,其包括夹具,用以将管附接至涡轮机壳体,使得真空头位于将要钻的孔之下。
现在将结合以下标识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上涡轮壳体区段和下涡轮壳体区段的简化的透视图,其中,根据本文中描述的示例性的但是非限制性的实施例,上壳体区段被升起至下壳体区段之上,用以执行钻孔过程;
图2是上壳体区段的局部截面图,显示了用于接收对应数量的传感器元件的在上壳体区段中钻出的多个孔;
图3是上壳体区段的局部透视图,显示了安置在上壳体区段内的真空管;
图4是从不同的角度显示真空管的另一透视图;以及
图5是显示了安置在上壳体区段内的真空管的另外的又一局部透视图。
部件列表:
10 壳体
12 上壳体区段
14 下壳体区段
18 孔
20 传感器
22 起重器或支承件
24 真空头
26 管
28 连接器
30 支承杆
32 边缘
36 套管夹具
38 摩擦闸
40 把手
42 漏斗形真空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最初参照图1,压缩机壳体10显示为包括上半壳体区段(或简称为“上壳体区段”)12和下半壳体区段(或简称为“下壳体区段”)14。在上壳体区段12中,一排定子叶片16是可见的,理解到,若干排定子叶片以及这些排定子叶片的其余叶片被组装在上壳体区段内,并且转子和它的相关联的多排叶片被组装在下壳体区段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33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