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力变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1976.3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1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齐盛杰;徐海山;唐广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04 | 分类号: | F16H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力变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力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力变矩器。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是液力传动的一种型式,是构成液力自动变速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装置在发动机的飞轮上,其作用是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液力自动变速器中的齿轮机构,并具有一定的自动变速功能。液力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主要取决于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和性能。
最早的液力变矩器由泵轮、涡轮、反作用元件(导轮或定子)和传递扭矩必需的油液组成。当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带动泵轮旋转,泵轮叶片内的液压油在泵轮的带动下随泵轮一同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压油从泵轮叶片内缘被甩向外缘,并从外缘冲向涡轮叶片,使涡轮在液压油的冲击作用下旋转,冲向涡轮叶片的液压油沿涡轮叶片向内缘流动,通过导轮改变由从涡轮流向泵轮的液压油的方向使液压油冲击泵轮的背部,促使泵轮旋转,从而增加输出扭矩。
液力变矩器是用液力来传递汽车动力的,但油液的摩擦会损失能量,因此传动效率低。为提高汽车的传动效率,减少燃油消耗,现代很多轿车的自动变速器采用一种带锁止离合器的综合式液力变矩器,可根据发动机工况运行,当车速较低时锁止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此时输入变矩器的动力完全通过液压油传至涡轮,当车辆在良好的道路上高速行驶时,锁止离合器处于锁止状态,此时发动机动力通过锁止离合器的机械连接直接传递给涡轮。但泵轮始终与发动机结合,发动机势必要克服泵轮及油液的拖曳,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传动效率,降低燃油消耗,有的液力变矩器内安装了泵轮离合器,可根据需要实现泵轮与发动机的结合与分离。
但由于液力变矩器空间的限制,已知的是锁止离合器和泵轮离合器通过共同的油供给控制共同的控制阀进行控制,不能实现各自的独立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液力变矩器,用来实现锁止离合器和泵轮离合器的独立控制,进一步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力变矩器,连接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包括通过变矩器壳体与发动机曲轴连接的泵轮、与变速箱输入轴相连的涡轮、位于所述泵轮与所述涡轮之间的导轮、将所述变矩器壳体与所述泵轮可锁止分离的泵轮离合器和将所述变矩器壳体与所述变速箱输入轴可锁止分离的锁止离合器,其中,所述泵轮离合器和所述锁止离合器由各自的油道供油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泵轮离合器包括与所述变矩器壳体连接的摩擦片和与所述泵轮连接的钢片,所述涡轮连接有固定的第一活塞和可移动以压紧或脱离所述摩擦片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间形成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连接有泵轮离合器油道;所述锁止离合器包括与所述变矩器壳体摩擦接触的锁止离合器摩擦片,所述锁止离合器摩擦片将变矩器分成左腔和右腔,所述左腔连接有第一变矩器油道,所述右腔连接有第二变矩器油道。
其次,所述泵轮离合器包括外毂与内毂,所述外毂的一端连接所述泵轮、另一端连接所述钢片;所述内毂的一端连接所述变矩器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摩擦片。
再次,所述泵轮离合器与所述锁止离合器布置在所述液力变矩器的同侧。
其中,所述泵轮离合器为单片湿式离合器或多片湿式离合器。
进一步地,所述锁止离合器通过花键与所述涡轮连接。
其次,所述锁止离合器包括锁止压盘,所述锁止压盘连接有减振弹簧。
再次,所述第二活塞靠近所述变速箱输入轴的一端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塞靠近所述泵轮离合器的一端设有过油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力变矩器,所述锁止离合器和所述泵轮离合器通过各自的油道供油进行控制,可以随时根据发动机工况控制所述泵轮与所述变矩器壳体的锁止分离或所述涡轮与所述变矩器壳体的锁止分离,彼此互不影响,使控制过程更为灵活,能够进一步提高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力变矩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力变矩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液力变矩器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319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燃料过滤器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静电复印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