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轴驱动式集成电机推进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29358.5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2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曹庆明;赵文峰;董郑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H1/16 | 分类号: | B63H1/16;B63H5/14;B63H23/24;H02K16/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赵臻淞;聂汉钦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集成 电机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推进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无轴驱动式集成电机推进器。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船舶推进装置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传统的轴驱式推进器存在诸如噪声、振动和布局等缺点,已经不能适应水面和水下高性能平台的要求,因而出现了电机与螺旋桨一体的推进器,目前主要存在实心有榖和空心无榖两种形式。
美国专利文件《Integral Motor Propulsor Unit For Water Vehicles》(US005220231A)是一种有榖空心轴式集成电机推进器,该推进器是一种导管螺旋桨,在导管内部安装电机定子绕组,在转子螺旋桨周向轮缘外部安装转子永磁体,同时转子螺旋桨安装在一个空心的非旋转轴上,通过径向轴承和主、辅推力轴承组合固定转子螺旋桨和传递推力。该专利所述的推进器为集成式,其导管、转子螺旋桨和定子支撑臂与空心非旋转轴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适用于水面或水下平台的动力定位推进器,但是其结构形式限制了功率,而且作为主推时无法与艉部线型匹配。空心非旋转轴结构设计有利于形成循环水流润滑轴承,但是当功率增大以后会带来强度和结构振动问题。此外,定子绕组的输入电源线外置在导管外部,极易发生电缆缠绕,而且这种外置形式降低了电缆的安全性。
美国专利文件《Shaftless Propeller》(US20070126297A1),以及中国专利《无轴推进器》(CN1897417A)和《水下空心无榖桨推进器》(CN101546939A)均是一种无榖式空心集成电机推进器,该推进器是在圆柱形开口的流道内安装带环形永磁体的转子叶片,而且在转子和定子间安装可倾瓦块轴承,可以承受相对较高的载荷,空心无榖的结构有利于减小附体阻力和解决防止缠绕问题。但是这种推进器不适用于大功率情况,尤其是当功率达到几百或几千千瓦级时,空心无榖结构使每个叶片成为向内凸出的悬臂梁,将会带来严重的结构振动和噪声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中这些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无轴驱动式集成电机推进器,从而适用于大功率、高航速、与艉部线型匹配良好、结构强度和振动性能优良、无梢涡空泡,且安全可靠。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轴驱动式集成电机推进器,设置在水面或水下航行器的艇体的尾部,由串联排列在实心非旋转轴上的前置定子、转子螺旋桨与后置定子三段组成;前置定子与后置定子的桨榖固定在实心非旋转轴上,桨叶外端固定在导管上;转子螺旋桨设置在前置定子与后置定子之间,螺旋桨桨榖可枢转地设置在实心非旋转轴上,螺旋桨桨叶外周连接在环形的螺旋桨周向轮缘上,转子永磁体嵌套在螺旋桨周向轮缘内;在导管的内腔中设置有定子绕组,转子永磁体与定子绕组均采用水密封,两者之间设置间隙形成环形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螺旋桨桨榖的内周设置环形轴承,在实心非旋转轴的外周套设橡胶套,在橡胶套与环形轴承之间,安装有前后两套轴瓦,环形轴承前端通过前止推轴承与轴承座抵接在前置定子桨榖端面,后端通过后止推轴承抵接在后置定子桨榖端面。
前后止推轴承的表面开设沟槽,橡胶套外表面开有螺旋型沟槽。
后置定子桨榖通过螺纹连接旋紧在实心非旋转轴上。
所述前置定子与后置定子为预旋式,其展向各个剖面的攻角各不相同;或者是非预旋式,其展向各个剖面相对来流方向攻角为零。
导管为长导管,其长度范围为0.7~1.0倍螺旋桨直径,为加速或减速型导管。
动力源电缆穿过实心非旋转轴的内孔、前置定子与定子绕组连接。
螺旋桨周向轮缘与导管之间安装有水润滑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将永磁电机与螺旋桨和导管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模块化单元,易于在水面和水下平台上安装,适用于水面船舶或水下潜器的大功率主推,特别适用于水下高速运载器。模块化单元结构使电机直径大大增加,提高了电机的输出转矩,而且转子的周向设置有轮缘,使桨叶叶梢结构不是悬臂梁,这种叶梢结构使转子在外半径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同时前后置定子带预旋的结构形式,不仅提高了推进效率,而且也降低了转子产生的水动力辐射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9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起吊轮胎的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