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24612.2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9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仲田麻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8/00;F21V5/04;F21W101/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陈波;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有如下构造的车辆用灯具,即:使得来自发光二极管等光源的射出光相对于导光体从其一端面入射之后,在形成于导光体的后侧面部的多个反射元件上发生内反射,从该导光体的前侧面部向前方射出。
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这样的车辆用灯具中的导光体的构造,记载了其截面形状设定为大致呈矩形,且其一端面形成为圆柱透镜状的构造。
在此情况下,该“专利文献1”所述的导光体呈使得从其一端面入射的来自光源的平行光在沿着构成该一端面的圆柱面的中心轴的方向上维持着大致平行光的同时,在与其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使该平行光扩散的构造。而且,在该导光体中,形成使得入射到导光体的光由呈阶梯状的多个反射元件进行内反射的构造。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0-2157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导光体中,多个反射元件形成为阶梯状,其壁厚从入射侧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侧逐渐变薄。为此,在导光体的从一端面到另一端面的距离较长的情况下,在其长度方向上,不能密集形成多个反射元件,因此,存在着不能使导光体均匀发出呈带状的光的问题。
另外,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导光体呈使得从其一端面入射的来自光源的平行光在与构成该一端面的圆柱面的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扩散的构造,使得从导光体射出的光,在该方向上形成漫射光。因此,在从灯具正面观察中,在使得导光体发光明亮而可见的方面,存在着光利用效率差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样的情况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具,使得在具有导光体的车辆用灯具中,其导光体能够发出均匀的呈带状的光,且能够提高其光利用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通过对导光体的形状实施改进,以实现上述目的。
即,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具有:光源和导光体,该导光体将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从其一端面入射后,在形成于后侧面部的多个反射元件上发生内反射,从前侧面部向灯具前方射出,其特征在于,
上述导光体以大致一定的壁厚,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交差的第1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在上述一端面上形成有透镜部,该透镜部能够使得从上述光源射出的光相对于包括灯具前后方向及上述第1方向的平面,以呈大致平行的光的方式入射。
上述“光源”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例如发光二极管等。
上述“导光体”只要是以大致一定的壁厚,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交差的第1方向延伸形成即可,对其具体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上述“第1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上下方向、倾斜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另外,该“第1方向”只要是与灯具前后方向交差的方向即可,既可以是呈直线状延伸的方向,也可以是呈曲线状延伸的方向。
上述“反射元件”只要是以使得到达该反射元件的来自光源的光发生内反射的方式构成的元件即可,对其具体的截面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由该反射元件导致的“内反射”既可以利用全反射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对该反射元件的表面进行镜面处理,以通常的镜面反射的方式来实现。
上述“透镜部”只要是能够使得从光源射出的光相对于包括灯具前后方向及第1方向的平面,以呈大致平行光的方式入射的构造即可,对其具体的透镜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形成圆柱透镜状的透镜部或形成菲涅尔透镜状的透镜部等。
发明效果
如上述构造所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以使得从光源射出的光在相对于导光体从其一端面入射之后,由在其后侧面部形成的多个反射元件发生内反射,从而从其前侧面部向前方射出的方式构成,该导光体以大致一定的壁厚,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交差的第1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而且,在该导光体的一端面上形成有透镜部,使得从光源射出的光相对于包括灯具前后方向及第1方向的平面,呈大致平行的光的方式入射,因此,能够实现下述作用和效果。
即,在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中,由于其导光体以大致一定的壁厚沿着与灯具前后方向交差的第1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因此,即使在导光体中的从一端面到另一端面的距离较长时,也能够实现在其长度方向上密集形成有多个反射元件的构造,由此能够使导光体发出均匀的呈带状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糸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24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