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离合器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14052.2 | 申请日: | 201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8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B.M.波尔托;B.H.菲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薛峰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离合器 控制 方法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1年4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476,606的权益,其全部内容作为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离合器控制策略。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制动器顶出(lift-out)期间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离合器控制策略。
背景技术
本节陈述只是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或不可构成现有技术。
在机动车变速器中,关油门降档能被认为是反向的开油门升档。在这种情形期间,如果转矩顶出(即转矩降低),通常的离合器控制策略检测顶出状态并且修改控制策略以对付快速降低的转矩。相同的状态可能出现在负转矩再生制动闭油门降档期间,此时,在离合器控制过程期间驾驶员移除制动器的压力(即制动器顶出)。具体地说,特别是混合动力布置,下坡再生转矩能够通过换档过程而改变,取决于驾驶员制动器输入和对维持给机动车车轮的恒定动力的期望。虽然在高再生水平下制动,但是,当驾驶员顶出制动器时,人们期望减速的水平回到正常水平。因此,转矩必须斜线上升超出预定水平。然而,当前的离合器控制策略不能处理转矩快速变化的情形。特别地,当前的离合器控制策略不能预测和控制适当的离合器压力与转矩的关系。
因此,需要一种在制动器顶出期间的改善的离合器控制策略。
发明内容
一种在制动器顶出期间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离合器控制过程监测制动踏板位置和转矩的时间变化率以检测具有快速变化转矩的顶出状态。当该过程检测到制动器顶出状态时,该过程限制最小的预定离合器压力并且修改离合器压力与转矩的关系。
该离合器控制过程消除了对变速器的离合器丧失控制的可能性。
通过本文提供的描述将更明显看到更多特征、优点和适用领域。应当理解,这个描述和特定例子仅仅意图用于说明并且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下方案:
1. 一种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离合器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制动器顶出状态;
如果确定了制动器顶出状态,限制最小计划的离合器压力;和
修改所述离合器压力与转矩的关系。
2.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机动车是否处于滑行情形。
3. 如方案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加速器位置是否小于加速器位置的校准值。
4. 如方案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定车辆制动器的初始位置和初始可能转矩为输入值。
5. 如方案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制动踏板的实际位置是否不同于制动器位置的初始位置。
6. 如方案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实际离合器转矩与初始离合器转矩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校准值。
7. 如方案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离合器转矩的变化率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
8. 如方案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定滑行离合器压力与转矩的增益为校准值。
9. 如方案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把实际的增大的离合器增益换成减小的离合器增益。
10. 如方案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补偿降档期间与车辆变速器有关的滞后。
11. 一种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离合器控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制动器顶出状态;
如果确定了制动器顶出状态,限制最小计划的离合器压力;
确定制动踏板的实际位置是否不同于制动器位置的初始位置;和
修改所述离合器压力与转矩的关系。
12. 如方案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机动车是否处于滑行情形。
13. 如方案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加速器位置是否小于加速器位置的校准值。
14. 如方案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定车辆制动器的初始位置和初始可能转矩为输入值。
15. 如方案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实际离合器转矩与初始离合器转矩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校准值。
16. 如方案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离合器转矩的变化率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值。
17. 如方案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定滑行离合器压力与转矩的增益为校准值。
18. 如方案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把实际的增大的离合器增益换成减小的离合器增益。
19. 如方案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补偿降档期间与车辆变速器有关的滞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14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感测电路
- 下一篇:多能性干细胞的非致瘤性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