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EPA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09898.7 | 申请日: | 201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8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成武;万凌琳;李爱芬;吴洪;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暨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64 | 分类号: | C12P7/64;C12R1/8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类波氏真 眼点 生产 epa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藻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EPA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十碳五烯酸(EPA,ω-3)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它具有诸多的生物学活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最早发现EPA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学者是丹麦的Bang和Dyerbery(1978),随后,众多科学家对EPA在营养学和医学上的功能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发现EPA是前列腺素及衍生物前列环素、凝血烷、白三烯等激素类化合物的前体,具有抗血栓、降血脂、防止血小板聚结、舒张血管等功能,并对人类心脑血疾病、关节炎、肾炎等疾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此外,EPA还能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发育改善大脑机能,但陆生生物中EPA含量较少,天然EPA通常在海洋生物中较为丰富,如藻类、海生鱼类、某些海洋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
目前,市场上的EPA产品主要来源于深海鱼油,然而其产量仅能满足世界需求量的60%,并且从鱼油中提取EPA的工艺复杂且收率低,获得的EPA具有明显的鱼腥味,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的要求。微藻是一类系统发生各异、个体较小、通常为单细胞或群体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水生(或陆生、气生、共生)低等植物,是自然界起源最早、分布最广、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生物质资源。在已分离的产油的微藻中,金藻纲(Chrysophyceae)、黄藻纲(Xanthophyceae)、硅藻纲(Centricae)、红藻纲(Rhodophyceae)、绿藻纲(Chlorophyceae)和隐藻纲(Cryptophyceae)中都有富含EPA的藻类,如紫球藻(Porphyridium cruentum)、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眼点拟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蒜头藻(Monodus subterraneus)等。目前世界上许多学者已经对微藻生产EPA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藻株筛选、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规模化生产等,然而目前大部分研究工作仅关注微藻是否具有较高的EPA含量,却忽略了该藻株的生物量产量,如将其用于EPA的商业化生产,很难获得成功。
国内利用微生物进行EPA生产的发明专利共四项,它们分别是:1)产二十碳五烯酸油脂的腐霉及该油脂的发酵制备方法(余龙江,CN101434908A),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腐霉(Pythium sp.)HUST-RBB12菌种进行EPA生产的方式,其EPA产量可达2.1g/L;2)从绿色巴夫藻制备和纯化二十碳五烯酸甲酯的方法(刘志礼,CN1544413A),该专利主要保护由绿色巴夫藻中提取EPA的化学工艺;3)一种高产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希瓦氏菌基因工程菌(王风平,CN101942409A);4)用于高水平生产二十碳五烯酸的优化解脂耶氏酵母菌株(纳幕尔杜邦公司,CN101970638A)。国外对于微藻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同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也有几家公司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生产,如Martek公司利用Nitzschia alba进行EPA的生产,Omega Tech公司利用Thtanstochytrids sp.进行PUFAs的生产,Nilssin Oilssin Oil mills公司利用Crythecodinium cohnii进行DHA的生产。
从深海鱼油中提取或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的方式生产EPA,虽然已经实现了商业化生产,然而就技术本身而言,仍然存在下述缺点:
1)鱼油的质量会受鱼的种类、捕鱼季节和地点影响;环境污染、非目的脂肪酸及鱼腥味也会影响鱼油的质量;另外,鱼油还具有加工成本高、易氧化等缺点,随着渔业资源的日益紧张,鱼油将很难满足人们对EPA的市场需求;
2)目前已分离的富含EPA的厌氧微生物种类较少,厌氧微生物生长需要丰富的培养基,且培养过程中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需要严格控制无菌化操作,增加了培养成本,新发现的生产EPA的厌氧微生物需要进行详细安全性评价;
国外虽然有部分企业利用微藻进行EPA的生产,但其所用藻株(Nitzschia alba)需要进行异养培养,培养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EPA的方法,可以实现EPA的高效生产。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EPA的方法,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未经暨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98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