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限空间隧道防喷涌长管注浆工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101.2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58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世彦;李水钦;覃正扬;汪立辉;董子龙;杜守峰;黄从刚;刘鹏;黄永福;陈潮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9***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限 空间 隧道 喷涌 长管注浆工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法施工的地铁、市政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限空间隧道防喷涌长管注浆工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施工运用最多、较成熟的工艺为盾构法隧道施工,但涉及到交叉重叠、小间距隧道施工的线形设计较少,另临近需保护的建构筑施工时,大多采用地面注浆的工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地铁、市政等隧道越来越多的集中到市区,能够具备地面加固条件的工程越来越少;或者地面加固就伴随着拆迁、扰民等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限空间隧道防喷涌长管注浆工法,能够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且避免地面加固等带来的拆迁、扰民等现象的发生,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有限空间隧道防喷涌长管注浆工法适用于有限空间盾构法施工的地铁、市政隧道,在隧道设计间距较小、交叉重叠隧道或隧道临近建构筑物需施工保护时,或为了考虑因后续运营的震动带来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表不具备加固条件的洞内注浆施工的一种工法。
本发明的有限空间隧道防喷涌长管注浆工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1)、成型隧道内搭设注浆平台;
2)、取出管片注浆孔处闷头;
3)、防喷装置安装:
在管片注浆孔位置,通过连接管安装球阀,并在球阀上安接防喷涌装置;
4)、通过防喷涌装置打穿隧道管片注浆孔保护层;
5)、安装注浆花管,并打入预定位置,因隧道空间受限,注浆花管管段间通过螺纹丝牙衔接;在注浆花管末端安装球阀,球阀和注浆花管间用变径接头连接;在注浆花管末端的球阀后连接注浆管路,安装混合器、压力表和泄浆阀门;
6)、按要求配置注浆浆液,进行注浆;
7)、注浆过程中,实施一边拔注浆花管一边注浆,要求拔管均匀,注浆流量控制在15L/min~25L/min;
8)、当注浆压力或注浆量接近要求后,减小注浆速度,当单孔注浆量达到设计要求后,即可停止注浆;
9)、关闭吸浆管阀门,然后关闭注浆花管末端球阀;
10)、取出注浆花管,关闭防喷涌装置前端球阀;
11)、待管片外弧面浆液初凝后,再取下防喷涌装置前端球阀和防喷涌装置;
12)、重新拧上原管片注浆孔闷头。
为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创造,注浆平台搭设时,将钢管与隧道管片螺栓连接,搭设的钢管排上设置木板。
为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创造,混合器与注浆管之间管路不宜大于8m。
为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创造,配置注浆浆液时,在储浆桶内需设液面刻度,在浆液配置与注浆过程中记录刻度读数,并随时计算出浆液的实际配比和注浆量;浆液搅拌好后要检测其比重,并进行混合试验检测初凝时间。
为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创造,注浆过程中,要求拔管速度为5cm/min~8cm/min。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创造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实施本发明创造,使地表构筑物及交叉重叠段区段隧道变形均远远小于理论计算量及设计规范要求。
2、本施工工法,避免了地面加固等带来的拆迁、扰民等现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搭设的注浆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喷涌装置及管路连接示意图;
1、木板 ;2、管片注浆孔;3、钢管;4、注浆花管顶尖;5、注浆花管出浆孔;6、隧道管片;7、连接管;8、球阀A;9、防喷涌装置;10、球阀B;11、注浆管路;12、注浆花管管段;13、变径接头;14、注浆花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子用于说明本工法,但本工法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子。
一、工程概况
某地铁1号线A站~B站~C站盾构区间工程单线隧道全长4428.373m,因A、B站均为同台换乘站,线形走向存在交叉重叠的情况。隧道间最小净距仅1.8米,隧道内径5500mm,外径为6200mm,宽度为1200mm,分6块。管片为错缝拼装形式,环与环间以16根M30纵向螺栓相连,块与块之间以2根M30环向螺栓紧密相连。
区间隧道主要位于④3、④2淤泥质粉质粘土、⑥1、⑥2淤泥质粉质粘土中,沿线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赋存于上部填土层及粉土、砂土层中,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地表水,其静止水位一般在地下1~4m,并随季节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集团三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