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系统混合制冷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03075.3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洪明;渡边太郎;森崎胜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乐空气处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系统 混合 制冷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系统混合制冷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根据需要提供不同温度冰水,同时采用双系统,多档位制冷的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制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制冷性能系数)是现在很多厂商最求改进的目标,提高COP的意义不仅仅可以提高产品的受欢迎度,对于绿色能源也是有着极大的意义。
针对这个问题,现有一些厂家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授权公告号为CN 1129753C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干燥剂辅助空调设备与吸热式热泵装置相结合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缺点是,为了冷却所需要的温度,需要10-15℃(冷媒蒸发温度更低)的低温冷水。该状态下利用冷水机的排热时,只能根据该低温冷水进行排热,因此COP不高。
另一个授权公告号为CN101149203B的专利,提供了一种中温(15-30℃)冷水的设备。空冷密封式冷却塔和冷水机直接排列的,靠装入一套机组的供冷水机的话,根据大气温度,设定温度进行各种运转,与普通的空冷冷水机提供冷水时相比,是一种可以减少电力消耗的系统。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将半自然制冷机和普通制冷机有效结合在一起的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制冷系统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存在COP降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能量利用率更高的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系统混合制冷系统,其中,包括半自然制冷机以及普通制冷机,其中,
所述半自然制冷机包括:
水冷却器,连接提供第一温度水的第一循环管路,所述水冷却器上设有第一送风机;
第一压缩机,通过提供冷媒的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第一凝缩器形成第一冷媒循环单元;
所述第二循环管路通过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一循环管路进行热交换;
所述第一循环管路通过第一旁路阀连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水冷却器通过第二旁路阀连接至所述第一蒸发器;
所述普通制冷机包括:
第三循环管路,提供第二温度水;
第二压缩机,通过提供冷媒的第四循环管路连接第二凝缩器形成第二冷媒循环单元,所述第二凝缩器上设有第二送风机;
所述第四循环管路通过第二蒸发器和所述第三循环管路进行热交换。
上述的双系统混合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温度的取值范围为15摄氏度至30摄氏度。
上述的双系统混合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温度至少为5摄氏度且小于15摄氏度。
上述的双系统混合制冷系统,其中,所述冷媒为氟利昂。
上述的双系统混合制冷系统,其中,所述冷媒为10摄氏度至11摄氏度的水。
上述的双系统混合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送风机和所述第二送风机相对安装。
上述的双系统混合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凝缩器安装于所述水冷却器与所述第一送风机之间。
上述的双系统混合制冷系统,其中,还包括冷却塔,所述水冷却器以及第二凝缩器安装在所述冷却塔的上半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双系统混合制冷系统进行双系统混合制冷的方法,其中,可以分别开启或关闭所述半自然制冷机和普通制冷机,其中,所述半自然制冷机采用如下其中一种模式运行:
模式A,所述第一压缩机停机,所述第一温度水进入所述水冷却器后由所述第一送风机吹走热量;
模式B,所述第一压缩机运行,所述第一温度水进入所述水冷却器后,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后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排出;或
模式C,所述第一压缩机运行,所述第一旁路阀导通,所述第二旁路阀关闭,所述第一温度水直接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循环管路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后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排出。
本发明通过双系统制冷,并提供多种工作模式,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环境,选择开启不同的工作模式,从而实现较低的能耗,同时,用户可以利用不同温度的水来进行制冷。因此,使用本发明的双系统制冷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更高的COP,是低碳节能产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在附图中,为清楚明了,放大了部分部件,对于相同部件,仅标示其中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乐空气处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日立金属株式会社,未经多乐空气处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日立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030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