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高精度轴承钢球的研磨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99250.6 | 申请日: | 201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飞云球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25 | 分类号: | B24B37/025;C09K3/14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9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高精度 轴承钢 研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用钢球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高精度轴承钢球的研磨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精度汽车用轴承钢球的初研工艺一般是通过3ML4780研磨机加白刚玉微粉,用水剂型循环液进行研磨,由于循环液为乳化液,清洗能力弱,研削后出现的铁沫容易附着在钢球表面,故而容易造成球面划伤,烧伤,并堵塞沟槽,产生球批直径变动量不可控制,甚至出现严重时堵球,造成死角球,直接影响下道工序超精研的精度,造成整批钢球的散差大,质量可靠性下降。由于堵塞等原因,钢球自转性下降,流速减慢,生产效率同时下降,而且循环液的清洗性能也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用高精度轴承钢球的研磨工艺,有效的解决了钢球初研生产过程中钢球表面划伤、烧伤、堵槽、死角球、生产效率低、清洗困难的技术问题,保证了钢球在初研工序的产品质量及研磨效率。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汽车用高精度轴承钢球的研磨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用循环液加白刚玉微粉对轴承钢球进行研磨,其特征在于:在采用循环液加白刚玉微粉对轴承钢球进行研磨的过程中,在同一台设备上把循环液切换成硬磨液加微量白刚玉微粉对轴承钢球进行研磨。
其进一步特征为:采用循环液加白刚玉微粉对轴承钢球进行研磨完成研磨工序总加工留量的70%-80%时,在同一台设备上切换硬磨液加微量的白刚玉微粉对轴承钢球进行研磨;所述的白刚玉微粉为三氧化二铝。
本发明的上述工艺中,在采用循环液加白刚玉微粉对轴承钢球进行研磨的过程中,在同一台设备上把循环液切换成硬磨液加微量白刚玉微粉对轴承钢球进行研磨,利用硬磨液清洗能力强,沉淀能力强的优点,有效的解决了循环液研磨中产生的槽堵、死角球造成的球面质量不稳定、球直径变动量大造成精度差的技术问题,有效的避免了轴承钢球初研生产过程中轴承钢球表面划伤、烧伤,而且清洗简单、方便,保证了轴承钢球在初研工序的产品质量,提高了研磨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用高精度轴承钢球的研磨工艺,其具体步骤为在一台3ML4780B钢球研磨机上采用两块铸铁盘,按常规方法采用循环液加白刚玉微粉(三氧化二铝)进行水剂大循环研磨,当研磨达到总加工留量的70%-80%时,在同一台设备上采用切换磨削液的方法,由循环液切换成硬磨液加微量的白刚玉微粉(三氧化二铝)对轴承钢球进行微量研磨。
先按常规方法采用循环液加白刚玉微粉(三氧化二铝)进行水剂大循环研磨,使得轴承钢球尽快完成一定的磨削量。
再采用循环液切换成硬磨液加微量的白刚玉微粉(三氧化二铝)进行微量研磨,提高了本工序的轴承钢球精度,精度稳定在0.15μm以内。
采用本发明汽车用高精度轴承钢球的研磨工艺,生产效率提高了15%-25%,且易清洗不堵槽、无烧伤、无死角球,钢球流转顺畅,为最终超精研加工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使超精研球的精度与球面质量稳定在G10级球以上,同时相当于在同一台设备上达到初研Ⅰ及初研Ⅱ的功效,大大提高了初研球的精度及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飞云球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飞云球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9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大扭矩螺丝刀
- 下一篇:一种高压还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