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重力玻璃注射成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7954.X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丁玉梅;王小华;杨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19/00 | 分类号: | C03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玻璃 注射 成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重力玻璃注射成型方法及装置,属于玻璃成型加工领域,特别适合于微型精密玻璃制品的加工成型。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玻璃作为生活用品、装饰品、工业材料等为人们所使用,各种电子设备(如彩色电视机、DVD、通信设备、照相机、摄像机)及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等设备均离不开玻璃制品。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光电子技术、光通信技术、能源技术等尖端科学技术要求,玻璃的成型技术已发展至更为精细的成型和加工水平。现有玻璃的加工成型主要依靠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例如压制成型、机械吹制成型、磨削、研磨抛光以及精密模压等生产技术,这些生产技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但对于微型精密玻璃制品的加工成型,传统生产技术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微型精密玻璃制品的成型对磨削、研磨抛光等生产加工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光学玻璃元件的高精度表面加工通常采用金刚石磨粒砂轮高速回转进行磨削加工,再进行抛光处理,研磨抛光过程中流动的磨粒存在于研磨盘与玻璃之间,磨粒随研磨盘高速转动,磨粒断续地挤入玻璃表面,使玻璃表面产生龟裂,该方法极易导致研磨表面过热烧伤,不仅影响了制品的外观还会导致玻璃的强度降低,尤其对于形状精度要求更高的制品,对磨削加工设备的要求更加苛刻,磨削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
专利ZL200710162720.8公开了一种玻璃制造方法及玻璃成型装置。该发明使用熔融炉完成玻璃的熔化,熔融玻璃经过流出部分从熔融炉流入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内侧被低导热性部件覆盖便于熔融玻璃的快速冷却定型,该装置结构简单,但玻璃制品成型过程中没有施加一定的压力,制品无法满足力学强度的要求。
专利ZL200710161400.0公开了一种玻璃成型品制造装置以及玻璃成型品制造方法。该装置可以实现玻璃成型品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主要由熔融玻璃流下装置与下滴成型模具和上顶成型模具等多个成型模具组成。下滴成型模具接纳从流下装置流下且因自重而断落的熔融玻璃,实现玻璃制品的成型;上顶成型模具接纳从流下装置流下的熔融玻璃,并使由于达到规定重量后模具下降而被截断的熔融玻璃块成型为玻璃成型品。该发明可以成型出具有多种重量的玻璃成型品,但模具升降及切换结构复杂,成型效率低,自动化程度要求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重力玻璃注射成型方法及装置,所谓超重力是指高速旋转离心力远远大于物体所承受的重力,而不受重力下落趋势的影响。超重力玻璃注射成型方法及装置结合柱塞式注射成型原理,采用加热单元、注射单元两步式分离结构,既保证了注射量的精确计量、同时满足玻璃液的熔融温度均匀性要求;超重力玻璃注射成型装置以高速旋转离心力作为玻璃注射成型以及成型模具锁紧的主动力,可一次性实现玻璃制品的注射成型,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了传统玻璃加工成型方法的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等缺点。该装置具有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加工制造方便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79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网络中的业务速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高速纸杯机的吹卸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