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先导式3位置切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94385.3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4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宫添真司;仙波克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SM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K31/42 | 分类号: | F16K31/4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先导 位置 切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先导流体压和复位弹簧将滑阀切换到3个切换位置的先导式3位置切换阀。
背景技术
此种先导式3位置切换阀,以往例如像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中公开的那样是公知的。公知的3位置切换阀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在滑动自由地收容在阀孔内的滑阀的两端分别配设活塞,同时使复位弹簧的弹簧力作用在该滑阀上,如果通过一方的先导阀使先导流体压作用在一方的活塞上,则上述滑阀向一方向移动而切换到第一切换位置,如果通过另一方的先导阀使先导流体压作用在另一方的活塞上,则上述滑阀向相反方向移动而切换到第二切换位置,如果使双方的先导阀都成为闭而使双方的活塞从先导流体压的作用释放,则上述滑阀由复位弹簧切换到中立切换位置。
而且,如果上述滑阀切换到上述第一切换位置,则该切换阀成为多个端口的一部分相互连通而剩余的端口被隔断的第一连通状态,如果上述滑阀切换到上述第二切换位置,则该切换阀成为多个端口的连通及隔断的关系与上述第一连通状态不同的第二连通状态,如果上述滑阀切换到上述中立切换位置,则该切换阀成为全部的端口被隔断的非连通状态。
这是所谓的中位关闭型的3位置切换阀,如果由记号表示它,则成为如图5所示的那样。此图5所示的3位置切换阀是5端口式的切换阀。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9-1905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1827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可是,上述以往的3位置切换阀,在将滑阀切换到上述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的情况下,因为必须通过对2个电磁操作式的先导阀交替地进行开、闭控制交替地使先导流体压作用在2个活塞上,所以用于先导阀的控制程序变得复杂,特别是,在一次控制多个切换阀的情况下,因为控制点数与切换阀数成比例地增大,所以控制程序复杂化。
另外,因为无论在上述滑阀处于第一连通状态的情况下还是在处于第二连通状态的情况下,都必须预先向一方的先导阀通电,所以消耗电力也多。
进而,在从上述滑阀处于第一连通状态或第二连通状态的状态因为非正常停止而将该滑阀切换到全部的端口被隔断的中立切换位置的情况下,因为仅由复位弹簧的加载力使该滑阀移动到该中立切换位置,所以响应速度成为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使先导流体压仅作用在一方的活塞上或释放,能够进行将滑阀切换到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的操作,由此来简单地进行先导阀的控制程序,同时也减少消耗电力,另外,通过使先导流体压作用在另一方的活塞上进行非正常停止操作来提高响应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具有如下结构的先导式3位置切换阀:其特征在于,具有:具有多个端口的阀体;在该阀体的内部以与上述端口连通的方式形成的阀孔;在轴线方向滑动自由地被收容在该阀孔内,具有向该阀孔的一端侧移动的第一切换位置及向另一端侧移动的第二切换位置和中立切换位置的3个切换位置的滑阀,该中立切换位置是上述第一切换位置及第二切换位置之间的切换位置;配设在该滑阀的一端和另一端,接受先导流体压的作用而将该滑阀切换到上述第一切换位置和第二切换位置的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使上述滑阀复位到上述中立切换位置的复位弹簧,
上述第一活塞与上述第二活塞相比是小直径,上述中立切换位置,是上述多个端口的一部分相互连通且剩余的端口被隔断而成为第一连通状态的切换位置,上述第一切换位置,是通过使上述滑阀由小直径的上述第一活塞向大直径的上述第二活塞侧移动,上述多个端口的连通及隔断的关系成为与上述第一连通状态不同的第二连通状态的切换位置,上述第二切换位置,是通过使上述滑阀由大直径的上述第二活塞向小直径的上述第一活塞侧移动,上述多个端口被全部隔断而成为相互非连通状态的切换位置。
在本发明中,当先导流体压不作用在上述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的双方时,上述滑阀由上述复位弹簧占据上述中立切换位置,当先导流体压作用在小直径的上述第一活塞上而先导流体压不作用在大直径的上述第二活塞上时,上述滑阀由上述第一活塞切换到上述第一切换位置,当先导流体压作用在大直径的上述第二活塞上时,不管先导流体压是否作用在小直径的上述第一活塞上,上述滑阀都由上述第二活塞切换到上述第二切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C株式会社,未经SM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94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循环流化床防磨损装置
- 下一篇:锅炉系统及其烟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