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导电层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9186.3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曾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胡杰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导电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导电层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普遍使用的一种电容触摸屏是由钢化玻璃、光学胶及ITO导电薄膜构成,其特性是不易破损、容易加工、产品成本较低、良品率高、厚度薄、透光度高达89%的-种高透光度电容触摸屏,但现有的触摸屏存在如下缺陷:
1、采用这种ITO薄膜很难做成大尺寸的触摸屏;
2、ITO导电薄膜是以树脂作为基材涂上ITO,ITO是在氧化铟(In2O3)中添加氧化锡(SnO2)而形成的化合物,英文名称为Indium Tin Oxide,而这种化合物中的铟和锡均属于稀有金属,其开发成本及生产成本均较高;
3、ITO薄膜外观偏黄,影响产品的视觉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触摸屏导电层及其制作工艺,本发明的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触摸屏导电层,包括纳米级银丝及填充料,纳米级银丝占导电层的97.5%至99.5%,填充料占导电层的0.5%至2.5%;纳米级银丝的线径为5纳米至30纳米,线长为10纳米至40纳米。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所述纳米级银丝的线径为10纳米至20纳米,线长为20纳米至30纳米。
一种触摸屏导电层制作工艺,制作溶剂,并将纳米级银丝及填充料搅拌入溶剂中形成导电混合物,使纳米级银丝的线径为10纳米至20纳米,线长为20纳米至30纳米;将导电混合物涂覆于基板上,并以90至110度的温度进行干燥,再涂覆表面层,并进行干燥。
涂覆所述表面层后,通过紫外光源的方式进行干燥。
所述溶剂包括98%至99.5%的纯水,其余为0.2%至0.5%的乙酸乙酯和0.5%至2%的乙醇。
所述填充料为聚氨酯或丙烯酸树脂。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采用纳米级银丝形成的触摸屏导电层,由于减少了稀土材料的应用,降低了研发成本及生产成本,使得所生产的触摸屏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2、采用纳米级银丝作为导电层,可以通过印刷技术,以建立面向大尺寸面板的大规模生产体制;
3、采用纳米级银丝作为导电层,其透光性更好,产品更美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触摸屏导电层,包括纳米级银丝及填充料,纳米级银丝占导电层的97.5%至99.5%,填充料占导电层的0.5%至2.5%;纳米级银丝的线径为5纳米至30纳米,线长为10纳米至40纳米。
进一步,所述纳米级银丝的线径为10纳米至20纳米,线长为20纳米至30纳米。
本实施例中,触摸屏导电层制作工艺为:
首先采用roll to roll wet coating(卷对卷湿式涂布工艺,也叫“slot die coating狭缝型挤压式涂布方式)涂布纳米银导电油墨,再以100度温度干燥,接着以相同的方式涂布覆盖层油墨,以UV紫外光源干燥。具体如下:
制作溶剂,并将纳米级银丝及填充料搅拌入溶剂中形成导电混合物,使纳米级银丝的线径为10纳米至20纳米,线长为20纳米至30纳米;将导电混合物涂覆于基板上,并以90至110度的温度进行干燥,再涂覆表面层,并通过紫外光源的方式进行干燥。
所述溶剂包括98%至99.5%的纯水,其余为0.2%至0.5%的乙酸乙酯和0.5%至2%的乙醇。
所述填充料为聚氨酯或丙烯酸树脂。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纳米级银丝形成的触摸屏导电层,由于减少了稀土材料的应用,降低了研发成本及生产成本,使得所生产的触摸屏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2、采用纳米级银丝作为导电层,可以通过印刷技术,以建立面向大尺寸面板的大规模生产体制;
3、采用纳米级银丝作为导电层,其透光性更好,产品更美观。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意力(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9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