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酶协同提高玉米秸秆酶解产糖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6712.0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5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鲁杰;赵长新;杨瑞丰;刘彦军;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19/14 | 分类号: | C12P19/14;C12P1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贾汉生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提高 玉米 秸秆 酶解产糖量 方法 | ||
1.一种多酶协同提高玉米秸秆酶解产糖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包括:
①纤维素酶液的制备:
用pH4.8的HAC-NaAC缓冲液稀释纤维素酶,配制纤维素酶液;
②麦芽酶液的制备:
取大麦种子,采用浸四断八工艺浸麦,然后干燥、粉碎,按照每10g粉碎好的种子加100mL的10倍稀释的pH4.8HAC-NaAC缓冲液的比例混合;于40℃水浴、搅拌1h;再4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备用;
其中,所述的浸四断八工艺是指,湿浸4h,干浸8h,浸麦度达到45%;总浸种子时间为48h,发芽时间为120h;培养温度为16℃;
③玉米秸秆的处理:
玉米秸秆粉碎至40-60目;再按固液比1g∶20ml,向玉米秸秆中加入蒸馏水,混合均匀后,于190℃保温20min;过滤得到不溶性固体,蒸馏水洗到中性后,密封备用;
④酶解实验:
按下述比例称取酶解反应物并进行酶解反应:称取1g步骤③制备的玉米秸秆粉作为反应底物,加入5mL步骤②制备的麦芽酶液,再按酶用量为4~24IU/g底物的比例加入步骤①制备的纤维素酶液,混合均匀后,用pH4.8的HAC-NaAC缓冲液补充至总体积50mL;于50℃恒温水浴中振荡酶解1~72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所述的振荡酶解时间为8~16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荡酶解时间为12h。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加入酶用量为10~15IU/g底物的步骤①制备的纤维素酶液。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酶用量为12IU/g底物的步骤①制备的纤维素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的干燥是指,用滤纸吸干麦芽表面的水;所述的粉碎是指在粉碎机中粉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的浸麦是指液面超过种子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的纤维素酶液的酶活为5.56I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67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