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物吸收PM2.5净化器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2257.7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任胜义;宋秀静;苏德利;郭文洋;屈武江;冯磊;陈宝大;刘姝;侯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2;B01D53/60;B01D53/58;B01D53/1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徐淑东 |
地址: | 1163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pm2 净化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碳环保技术,尤其涉及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利用化学及物理组合方法清除空气中PM2.5污染物的化物吸收PM2.5净化器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空气被PM2.5污染日益加剧,因此市场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空气净化器。这些净化机一般采用光催化(光触媒)、物理吸附、电离子、层层过滤网等技术,这些技术都存在着种种缺陷与不足。比如物理吸附易饱和、功效单一;层层过滤网只是把细菌灰尘收集在过滤网上,并没有真正杀灭细菌,且容易堵塞过滤网,并形成细菌的繁殖地,造成二次污染;电离子空气净化机会制造很严重的“二级烟雾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化物吸收PM2.5净化器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化物吸收PM2.5净化器。化物吸收PM2.5净化器由不锈钢的圆筒1、圆底27和顶盖25构成密封壳体,在圆筒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圆形不锈钢板8、第二圆形不锈钢板9、第三圆形不锈钢板12、第四圆形不锈钢板14、第五圆形不锈钢板17、HEPA高效过滤网22。
其中,第三圆形不锈钢板12与圆底27之间构成化学吸收室,在化学吸收室内,从下自上设置有两带有第一小孔7的第一圆形不锈钢板8和带有第二小孔10的第二圆形不锈钢板9;化学吸收室内填充化学吸收剂11。
其中,第五圆形不锈钢板17与第三圆形不锈钢板12之间构成水洗室;水洗室内的第四圆形不锈钢板14的某一直径线Ⅰ上等距离设置n个圆孔,在与直径线Ⅰ顺时针成X°的直径线Ⅱ上,设置m个圆孔,在与直径线Ⅱ顺时针成Y°的直径线Ⅲ上,设置h个圆孔。
n根不锈钢长管13分别插入n个圆孔中,不锈钢长管13的中间位置与第四圆形不锈钢板14密封连接;m根不锈钢短管15分别插入m个圆孔中,不锈钢短管15的中间位置与第四圆形不锈钢板14密封连接,且不锈钢短管15伸出的高度低于不锈钢长管13伸出的高度;h根不锈钢管上气管19分别插入h个圆孔中,不锈钢上气管19的低端与第四圆形不锈钢板14进行密封连接。
第四圆形不锈钢板14垂直于圆筒1的轴线放置,第四圆形不锈钢板14周边与圆筒1的内壁密封焊接;主进风管6插入第四圆形不锈钢板14上的大圆孔中,主进风管6与第四圆形不锈钢板14密封焊接。
其中,第五圆形不锈钢板17的中心的大圆孔套在主进风管6上, h根不锈钢上气管19的上端分别穿过第五圆形不锈钢板17上的h个圆孔,但不探出;第五圆形不锈钢板17分别与主进风管6、h根不锈钢上气管19及圆筒1的内壁密封连接。
其中,高于圆形不锈钢板17的主进风管6的上方安装第三弯头5,在沿着第三弯头5出口方向的圆筒侧壁上,开凿一个圆孔,将两端分别带有外丝扣的水平进风管4插入圆孔并与第三弯头5铰接,圆筒1侧壁与水平进风管4密封连接。
其中,高于水平进风管4的上方的圆筒的内壁上密封焊接带丝扣的钢圈18,在钢圈18上设置有HEPA高效过滤网22,在高效过滤网22之上设置有钢质压圈21,钢质压圈21、HEPA高效过滤网22和钢圈18通过第一螺栓20固定。
其中,高于HEPA高效过滤网22的上方,与进风口2在同一侧面设置有出风口3。
其中,圆筒的上盖开设一个大圆洞,使上盖变为上沿23,在上沿23的四周,钻有一定数目的带丝扣的圆孔,将圆洞的顶盖25和密封圈26安装在圆筒的上沿23上,顶盖25和上沿23通过第二螺栓24密封连接。
其中,第三圆形不锈钢板12的中心的大圆孔套在主进风管6上, n根不锈钢长管13的低端分别穿过第三圆形不锈钢板12上的n个圆孔,但不探出,第三圆形不锈钢板12分别与主进风管6、n根不锈钢长管13、圆筒的内壁密封连接。
其中,第二圆形不锈钢板9的中心的大圆孔套在主进风管6上,第二圆形不锈钢板9分别与主进风管6、圆筒的内壁密封连接。
其中,第一圆形不锈钢板8的中心的大圆孔套在主进风管6上,但不探出,第一圆形不锈钢板8分别与主进风管6、圆筒的内壁密封连接。
其中,带有中心大圆孔的圆底27与圆筒1的底端对接,并焊接密封,圆底27的中心大圆孔处焊接带外丝扣的第三管接28,在第三管接28上安装截止阀29;在圆筒的底部安装万向轮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22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板式换热装置的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电磁三通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