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1981.8 | 申请日: | 201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7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江正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H01M4/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极 活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 包括焦磷酸亚锡以及位于焦磷酸亚锡表面的锡和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包覆在锡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负极活性材料的总量为基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60-80wt%的焦磷酸亚锡,8-20wt%的锡和8-20wt%的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以负极活性材料的总量为基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括70-78wt%的焦磷酸亚锡,10-15wt%的锡和10-15wt%的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颗粒中值粒径为0.5-10u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S1,将含有锡源的溶液与含有磷源的溶液混合,反应得悬浮溶液;
S2,将步骤S1所得悬浮溶液与碳源混合得混合体系;
S3,将混合体系干燥,后于保护气氛下烧结得负极活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干燥之前还包括调节混合体系的pH值为2-8,搅拌得溶胶体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混合体系的pH值为2-8包括在混合体系添加氨水调节pH值为2-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min-2h,搅拌的温度为室温至8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将含有磷源的溶液在搅拌条件下缓慢添加到含有锡源的溶液中得悬浮溶液。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烧结的温度为500-700℃。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烧结的时间为1-10 h。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烧结的升温速率为2-10℃/min。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干燥的温度为50-100℃。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混合、反应的温度或步骤S2中混合的温度为室温至80℃。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源选自四氯化锡、二氯化锡、硫酸亚锡或磷酸亚锡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磷源选自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或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碳源选自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蔗糖或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锡源中的Sn与磷源中的P的摩尔量之比为Sn:P=1:0.5-1.5;所述锡源中的Sn与碳源的C摩尔量之比为Sn:C=1:1-30。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氛为氦气气氛、氖气气氛、氩气气氛、氪气气氛、氙气气氛或氮气气氛。
19.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部的极芯、密封壳体的盖板及位于壳体内部处于极芯之间的电解液;所述极芯包括正、负极片及位于正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正极片包括正集流体及涂覆在正集流体上的正极材料;所述负极片包括负集流体及涂覆在负集流体上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材料包含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活性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9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天然边滩形态的潜丁坝
- 下一篇:一种路面除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