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时器极片不良品自动分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81330.9 | 申请日: | 201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槐;陈永清;王琦晖;张慧熙;孙亚萍;安康;胡克用;寿周翔;李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时器 不良 自动 分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定时器极片不良品自动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极片是定时器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其往往含有较复杂的非规则形状且表面经常存在铁锈、毛刺等缺陷,致使尺寸及缺陷检测较为困难。目前,主要以传统的人工抽检完成。一种方法是采用投影仪检测法,将抽样样品进行投影,并与标准尺寸比较,判断其质量好坏。该方法不仅无法对缺陷特征进行检测,而且很难进行精确的尺寸测量;另一种是采用万能显微镜、轮廓仪等检测。虽然这些仪器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需在特定的设备和环境下进行离线检测,而且需要对零件进行多次检测才能获得其全面的尺寸特征,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传统的人工检测工作量巨大,不仅很难完成100%的检测,而且极易受检测员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检测的不稳定,很难保证检测的效率与精度。
目前,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该技术进行在线实时零件检测得到了各国的普遍关注,并开发了一些相应的检测系统和设备。但在定时器极片的批量生产线的检测中,完全针对性的视觉自动检测分拣设备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定时器极片不良品自动分拣装置,从而能够对定时器极片的尺寸及缺陷特征进行在线实时快速检测,实现不良品的自动分拣。
一种定时器极片不良品自动分拣装置,包括输送模块、工作台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的输送模块,包括料板、卡料板和剔料机构、翻面机构、升降机构、接近开关;所述的工作台包括调节轮和机架;所述的图像采集模块,包括CCD摄像机、光源、照明箱。
以长方体机架做支撑,底部安装四个支撑脚,支撑脚上装有调节轮,机架上面固定料板,料板上设置有八个接近开关,料板侧面设有可运动的卡料板,卡料板上接有卡料气缸和送料气缸,料板上方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系统、第一剔料机构、翻面机构、第二图像采集系统、第二剔料机构、第三图像采集系统、第三剔料机构,料板与剔料机构、翻面机构和第三图像采集系统的相对位置处都设置为活动板,剔料机构所对应的活动板下方设置有出料口。翻面机构为可旋转的圆柱形并在端面开有矩形贯通口,贯通口的下平面与活动板的平面重合。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三图像采集系统的活动板下方。
所述的接近开关一个设置在第一图像采集系统左侧,其余的分别设置在图像采集系统、剔料机构和翻面机构工作位。
所述的第一图像采集系统与第二图像采集系统结构相同,包括第一照明箱、第一CCD摄像机和第一光源,第一CCD摄像机固定在第一照明箱顶部,其中第一光源设置在第一CCD摄像机与极片之间。第三图像采集系统包括第二照明箱、第二CCD摄像机和第二光源,第二CCD摄像机固定在第二照明箱侧面,第二光源设置在极片的上方,并高于第二CCD摄像机。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1)利用CCD视觉检测技术,检测极片的尺寸及缺陷特征,不需要批量人工抽检,避免繁重的工作量、人眼疲劳、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干扰,实现了100%的检测。(2)检测尺寸及缺陷时,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在线测量主要的圆、距离、长度、角度等几何尺寸和识别毛刺、铁锈等缺陷,避免了采用万能显微镜、轮廓仪等检测仪器的离线检测,提高了对不良品识别的精度和效率,检测结果数据易于计算机处理和管理。(3)采用双端面、侧面图像采集检测,实现了极片零件的立体检测,提高了检测的范围和精度。(4)利用PLC与工控机实时通信,实现了不良品的自动剔除及缺陷零件分类,有利于后续人工复检,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光源照明示意图;
图3为输送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定时器极片不良品自动分拣装置,包括输送模块、工作台和图像采集模块。其中输送模块包括料板3、卡料板4和剔料机构9、翻面机构11、升降机构12、接近开关;工作台包括调节轮2和机架1;图像采集模块包括CCD摄像机、光源、照明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3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