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枝盐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81111.0 | 申请日: | 201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9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昌;王萍;李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D3/22 | 分类号: | C01D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枝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枝盐制备方法,属于盐业化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氯化钠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之一。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无机盐产品。在未添任何添加剂,结晶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生产的氯化钠晶体呈立方体。这种氯化钠晶体堆积密度大,溶解速度慢,用量大,使用浪费。同时其具有易吸水潮解、结块的特性,给储存、运输和使用都带来较大的不便。研究发现,改变其正常生长成规则立方体的特性而最终成长为凹面立方体的树枝状结晶,这种氯化钠晶体体积密度低,流动性好,溶解速度较快,用量少,不易结块。在食品加工,皮革处理,石油钻探、水泥固井及建筑水泥中有着更好的使用性能。
经过努力,MW Ewart首次通过添加亚铁氰化钾等改变氯化钠的形态,进而减轻上述问题的发生(GB Patent 667101A-1952-02-27);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添加亚铁氰化钾、葡萄糖等改变氯化钠形态,以克服以上缺点。缺陷是:常温下亚铁氰化钾中的铁和氰化物之间结构稳定,但高于400℃时可分解产生氰化钾,所以在烧烤食物时存在潜在危险;葡萄糖虽然可以改变氯化钠结晶形态,但枝状不明显,影响了实际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制得的树枝盐性能稳定、工艺简单的树枝盐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树枝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先将精制盐加蒸馏水混合均匀制成饱和溶液,将晶形控剂加入到搅拌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液中晶形控剂与精制盐的质量比为1.5ppm~6.0ppm,然后在50℃~70℃的温度内进行常压蒸发或减压蒸发10~30分钟,最后过滤、干燥,制得树枝盐。
所述的树枝盐制备方法,晶形控剂采用EDTA、EDTA的盐或者两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
1、晶形控剂用量极少,使用安全,对人体没有危害。
2、结晶在常压或减压条件下均可进行,温度低,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先将精制盐加蒸馏水混合均匀制成饱和溶液,晶形控剂采用EDTA,将EDTA加入到搅拌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液中EDTA与精制盐的质量比为1.5ppm,然后在50℃进行常压蒸发30分钟,然后过滤、干燥,制得树枝盐。
实施例2
先将精制盐加蒸馏水混合均匀制成饱和溶液,晶形控剂采用EDTA钠盐,将EDTA钠盐加入到搅拌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液中EDTA钠盐与精制盐的质量比为3.5ppm,然后在60℃进行常压蒸发20分钟,然后过滤、干燥,制得树枝盐。
实施例3
先将精制盐加蒸馏水混合均匀制成饱和溶液,晶形控剂采用EDTA和EDTA钠盐等比例的混合物,将晶形控剂加入到搅拌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液中晶形控剂与精制盐的质量比为6ppm,然后在70℃进行常压蒸发10分钟,然后过滤、干燥,制得树枝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1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华岳仙掌砖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独立动力宽窄行插植机构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