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酮酸-3-吡啶甲酰腙镍(Ⅱ)配合物/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80978.4 申请日: 2012-03-22
公开(公告)号: CN102621202A 公开(公告)日: 2012-08-01
发明(设计)人: 张小鸽;刘峥;袁帅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30 分类号: G01N27/3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41004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丙酮酸 吡啶 甲酰腙镍 配合 多壁碳 纳米 修饰 电极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电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丙酮酸-3-吡啶甲酰腙镍(II)配合物/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在分析化学、医药领域、催化领域、腐蚀领域、光致变色等许多方面应用非常广泛。电化学分析法因其操作简便,方便随时随地测量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其中配合物修饰电极在分析测试方面的应用,因其配合物中过渡金属氧化还原电对可作为小分子及离子(如)和电极之间的电子交换媒介,优势明显。碳纳米管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用作电极材料,能很好地促进电活性物质的电子传递,是一种良好的电子传递媒介。将配合物和多壁碳纳米管制备成一种复合电极材料,利用其协同增效作用,有望获得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修饰电极,应用于分析测试领域。亚硝酸盐是致癌物-亚硝酸胺的重要前体,其作为肉类加工中的防腐剂和发色剂已有悠久的历史,可保持肉制品的色、香、味,同时对肉毒梭状芽抱杆菌有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防腐性,迄今尚未发现理想的替代品。然而在适宜的条件下,亚硝酸盐可与肉中的氨基酸发生反应,也可在人体的胃肠道内和蛋白质的消化物二级胺和四级胺反应,生成致癌的亚硝胺。因此,对的测定方法与技术的研究一直引起广泛的关注,研究新型化学修饰剂的制备、其与多壁碳纳米管的协同作用及相关电极的制作方法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分析检测的丙酮酸-3-吡啶甲酰腙镍(II)配合物/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方法。

具体步骤为:

(1)把玻碳电极在金相砂纸上抛光至镜面,接着依次置于二次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中超声振荡3分钟,然后于红外干燥箱中干燥;

(2)将多壁碳纳米管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的硝酸加热回流4小时;

(3)称取43.000~46.000mg丙酮酸-3-吡啶甲酰腙镍(II)配合物和步骤(2)所得的多壁碳纳米管0.500~3.500mg于25mL烧杯中,再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0mL二甲基亚砜加入其中,然后超声振荡6分钟,获得悬浮溶液;

(4)用微量取样器抽取10μL步骤(3)所得悬浮溶液,滴涂于步骤(1)干燥好的玻碳电极表面,在红外干燥箱中干燥,即制得丙酮酸-3-吡啶甲酰腙镍(II)配合物/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

本发明制得的丙酮酸-3-吡啶甲酰腙镍(II)配合物/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对有较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浓度为4×10-3~1.2×10-2mol/L范围内,的浓度与氧化峰电流成线性关系,这表明可利用这一修饰玻碳电极对作定量分析。

本发明制备了丙酮酸-3-吡啶甲酰腙镍(II)配合物修饰剂,用循环伏安法测定表明丙酮酸-3-吡啶甲酰腙镍(II)配合物对的电催化氧化活性较高,是一种理想的电活性物质。

本发明制作方法简单,制备的修饰电极对有较高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可应用于食品样品中的分析测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把玻碳电极在金相砂纸上抛光至镜面,接着依次置于二次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中超声振荡3分钟,然后于红外干燥箱中干燥;

(2)称取45.000mg丙酮酸-3-吡啶甲酰腙镍(II)配合物和1.000mg多壁碳纳米管(先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的硝酸加热回流4小时处理)于25mL烧杯中,再用移液管准确量取10.0mL二甲基亚砜加入其中,然后超声振荡6分钟;

(3)用微量取样器抽取10μL步骤(2)所得溶液,滴涂于步骤(1)干燥好的玻碳电极表面,在红外干燥箱中干燥,即制得了3-吡啶甲酰腙席夫碱镍(II)配合物/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

将市售火腿肠制成泥状物,准确称取25.0g于100mL烧杯中,加入20mL热的pH7-8的磷酸盐溶液缓冲溶液,饱和硼砂10mL,搅拌均匀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缓冲溶液至220mL左右,以NaOH溶液调节pH=9,然后将容量瓶放入水浴加热4小时,温度在60-80℃,取出后趁热滴加ZnSO4溶液沉淀蛋白质,使溶液澄清,若不产生沉淀可在滴加几滴NaOH。待蛋白质澄清后,加pH7-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以吸管吸取上层油脂,最后过滤除去肉渣及蛋白质沉淀,得清澈透明溶液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809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