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畜禽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制剂及饲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8232.X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庭才;郭耀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耀亭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A23K1/10;A23K1/16;A23K1/165;A23K1/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畜禽 食量 饲料 转化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禽养殖领域,特别涉及提高畜禽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制剂及饲料。
背景技术
在畜禽养殖中,畜禽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是养殖户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经常发生动物采食量不高或降低,其原因如下:饲料中粗纤维过高;原来使用的调味剂、香味剂在换料后发生差异;饲料霉变;饲料中能量过高;环境应激及疾病等。现代畜牧业生产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许多廉价的非常规原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饲料的适口性,降低了畜禽的采食量。
动物择食的原则是尽量减少危险,每种饲料的色、香、味、质的组合,是这种饲料的提示因子,也是动物通过感觉决定是否采食的初始依据;实务营养水平的高低、营养是否均衡、是否会中毒等,采食后均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如表现缺乏症、呕吐、腹泻等,是动物感觉不好;动物根据采食后的生理反应判断食物的好坏,感觉不好的实务采食减少或拒绝采食,反之为好或不坏的实务,采食正常或增加。动物根据食物提示因子决定是否采食,根据采食后的生理反应判断食物的好坏并决定采食多少,因此饲料风味剂(香味剂、甜味剂、酸化剂、成味剂、鲜味剂等)的作用是可以肯定的,但其作用也是综合的,必须与原料选配、适合的添加量(过高量也可能为动物厌恶)、抗营养因子及毒素处理、营养平衡、消化吸收等同时处理,才能得到动物认可的适口性,提高采食量。
目前我国饲料更多的从掩盖饲料异味、维持饲料稳定风味、提高商业性能等方面考虑,在促进食欲并提高采食量方面,商业饲料香味剂产品的试验研究较少,饲养管理与环境应激对采食量的影响也需加强认识。由于目前已有的方式尚不能满足现代畜牧生产的商业需求,人们开始关注动物设施及体内营养沉积的调节。
饲料转化率(FCR,feed conversion rate),也称为饲料报酬,指消耗单位风干饲料重量与所得到的动物产品重量的比值。饲料转化率是评定畜禽对饲料利用能力的一项指标,它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畜禽发病时体内产生大量的毒素,也会造成内环境紊乱,进而导致采食量下降和饲料转化率低,严重时直接造成畜禽的死亡。为了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饲料中会加入大量的饲料添加剂。中国专利200910255658.6公开了一种超微粉-胃脾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产长会损伤畜禽脾胃功能,导致不良循环。
在现代化的畜禽养殖业中,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禽商品的出口。中草药是天然绿色植物,兼有营养和药物的两种属性,且具有健脾理气、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饲料利用率等功能。因此提供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饲料添加剂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畜禽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制剂及饲料。该中药组合物由草豆蔻、玄明粉、麦芽、焦山楂、六神曲、党参、大黄、白术、甘草、当归、槟榔制成。该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饲料具有益气健脾、消食化积、清热泻火、开胃宽肠,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毒副作用,能够提高畜禽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改善粪便颜色性状,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及产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畜禽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组分制成:
草豆蔻140~160重量份、玄明粉140~160重量份、麦芽90~110重量份、焦山楂90~110重量份、六神曲90~110重量份、党参90~110重量份、大黄90~110重量份、白术70~90重量份、甘草40~60重量份、当归40~60重量份、槟榔10~3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耀亭,未经郭耀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82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