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7515.2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3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彦华;刘雪冬;李春和;李保安;张利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能泰高科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101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蒸馏 处理 工业废水 组合 系统 方法 | ||
1.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工业废水预处理子系统、反渗透系统和减压膜蒸馏系统;所述工业废水预处理子系统包括过滤装置和超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输出的过滤产水进入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输出超滤产水;所述反渗透系统包括保安过滤器和反渗透膜装置,所述超滤产水经所述保安过滤器后进入所述反渗透膜装置,所述反渗透膜装置具有反渗透产水出口和反渗透浓水出口;所述减压膜蒸馏系统包括膜蒸馏保安过滤器和减压膜蒸馏装置,所述反渗透浓水经所述膜蒸馏保安过滤器后进入所述减压膜蒸馏装置,所述减压膜蒸馏装置具有减压膜蒸馏产水出口和减压膜蒸馏浓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浓水出口连接pH调节池,所述pH调节池通过反渗透浓水提升泵连接所述膜蒸馏保安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膜蒸馏装置包括热交换器和疏水性微孔膜,经所述膜蒸馏保安过滤器过滤后的反渗透浓水进入所述热交换器,并在所述疏水性微孔膜的一侧蒸发后穿透至另一侧即减压侧,形成减压膜蒸馏产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膜蒸馏装置呈多级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膜蒸馏装置呈两级分布,其中第一级减压膜蒸馏装置分离出第一级减压膜蒸馏产水和第一级减压膜蒸馏浓水,所述第一级减压膜蒸馏浓水进入第二级减压膜蒸馏装置,所述第二级减压膜蒸馏装置分离出第二级减压膜蒸馏产水和第二级减压膜蒸馏浓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减压膜蒸馏装置的第一级减压膜蒸馏浓水出口连接阻垢剂调节池,所述阻垢剂调节池通过第一级减压膜蒸馏浓水提升泵和膜蒸馏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级减压膜蒸馏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水预处理子系统中的过滤装置包括多介质过滤器,所述多介质过滤器分别连接过滤器反洗风机和过滤器反洗泵,所述多介质过滤器通过过滤产水池连接超滤进水泵,所述过滤产水池连接所述过滤器反洗泵,所述超滤进水泵通过网式自清洗过滤装置连接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分别连接超滤产水池和超滤反洗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系统中的保安过滤器通过反渗透进水泵连接所述超滤产水池,所述保安过滤器通过高压泵连接反渗透膜装置,所述反渗透膜装置的反渗透产水出口通过反渗透产水池连接回用水外送泵,所述回用水外送泵连接外送管路。
9.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处理工业废水依次进行工业废水预处理和反渗透处理后得到反渗透产水和反渗透浓水,对所述反渗透浓水进行减压膜蒸馏处理,分离得到减压膜蒸馏产水和减压膜蒸馏浓水;所述工业废水预处理包括采用多介质过滤器形成的过滤产水,所述过滤产水经网式自清洗过滤装置后被送入超滤装置,得到超滤产水;所述反渗透处理包括将所述超滤产水泵入保安过滤器进行过滤,然后通过高压泵泵入反渗透膜装置;所述减压膜蒸馏处理包括将所述反渗透浓水在膜蒸馏保安过滤器中过滤后进入热交换器,并在疏水性微孔膜的一侧蒸发后穿透至另一侧即减压侧,形成减压膜蒸馏产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膜蒸馏处理工业废水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膜蒸馏处理采用两级或以上的分级处理方式,将第一级减压膜蒸馏处理得到的第一级减压膜蒸馏浓水经阻垢剂调解处理并过滤后送入第二级减压膜蒸馏处理,分离出第二级减压膜蒸馏产水和第二级减压膜蒸馏浓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能泰高科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能泰高科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75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