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7145.2 | 申请日: | 201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开斌;李爱萍;康玉凡;陈庄;郑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48 | 分类号: | A61K36/48;A61P25/16;A61P1/16;A61P19/08;A61P25/02;A61K13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蚕豆 花左旋多巴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植物中左旋多巴含量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左旋多巴(分子式C9H11NO4)即3,4-二羟基-苯丙氨酸,是生物体内儿茶酚胺类激素、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黑色素的代谢前体,主要用于治疗震颤麻痹、肝昏迷、骨折、神经痛等,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的主要药物。
目前我国临床所用的左旋多巴主要依靠进口,国内也有从藜豆属植物藜豆种子中提取。藜豆种子含有左旋多巴3-5%,提取得率较低,是影响植物源左旋多巴产量的重要因素。
目前提取左旋多巴的植物品种为藜豆种子,其左旋多巴含量3-5%,因此提取得率低,生产成本高,制约了植物源左旋多巴的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达到11%以上的提高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提高的方法如下:
A.品种筛选:选取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大于11%的蚕豆品种;
B.采摘:种植蚕豆,在蚕豆花期及时采收含苞欲放的花蕾或刚刚开放时的花朵;
C.烘干:蚕豆花采摘后置于40—100℃温度的烘干设备中烘干脱水。
所述的步骤C中,蚕豆花烘干的最佳温度是35—50℃。
所述的步骤C中,蚕豆花烘干的次佳温度是50—65℃。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从品种上筛选左旋多巴含量高的蚕豆品种;在蚕豆花朵开放前采摘含苞欲放的花蕾或刚刚开放时的花朵,蚕豆花朵开放后左旋多巴含量开始降低,开放时间越久,左旋多巴含量越低。采摘花蕾或刚刚开放时的花朵是为了确保蚕豆花原料中含有较高的左旋多巴;利用烘干设备低温烘干脱水,减少蚕豆花在脱水过程中左旋多巴含量的损失。从而提高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可以达到11%以上,是现有藜豆种子含量的2.2-3.7倍,为左旋多巴植物提取提供优质原材料品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提高的方法如下:
A.品种筛选:从不同蚕豆品种中选取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大于11%的蚕豆品种,作为蚕豆花左旋多巴提取的专用品种;
B.采摘:种植蚕豆至开花,在蚕豆花期及时采收含苞欲放的花蕾或刚刚开放时的花朵。采收蚕豆花最佳时机是在花蕾至花朵刚开放时采收;
C.烘干:蚕豆花采摘后置于40—100℃温度的烘干设备中烘干脱水。
所述的步骤C中,蚕豆花烘干的最佳温度是35—50℃。
所述的步骤C中,蚕豆花烘干的次佳温度是50—65℃。
不同烘干温度对蚕豆花烘干后的左旋多巴含量存在较大影响,烘干温度越高,蚕豆花中左旋多巴损失越大,含量就越低。根据蚕豆花的烘干脱水试验表明,当烘干温度为40度左右时,烘干后的蚕豆花中左旋多巴含量几乎没有损失,当烘干温度为60度左右时,烘干后的蚕豆花中左旋多巴含量损失9-12%,当烘干温度为80度左右时,烘干后的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损失40-50%,当烘干温度为100度时,烘干后的蚕豆花左旋多巴含量损失54-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7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