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隔震基础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6139.5 | 申请日: | 201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燕斌;徐君;杨建国;王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34 | 分类号: | E02D27/34;E02D2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基础 | ||
1.一种桥梁隔震基础,包括桥墩承台(2)、桩基承台(3)和设于其间的隔震支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承台(2)与桥墩(1)形成整体,桩基承台(3)与桩基(4)形成整体,桩基承台(3)顶部设有矩形凹槽,凹槽底部铺设隔震支座(7),隔震支座(7)上部支承桥墩承台(2),桩基承台(3)在外侧设置围堰式保护层,保护层内侧在纵桥向设置缓冲橡胶板(6),在横桥向设置聚四氟乙烯板(5),所述隔震支座(7)由下连接钢板(8)、下套筒(10)、下锚杆(11)、下锚固螺栓(9)、上连接钢板(12)、上套筒(14)、上锚杆(15)、上锚固螺栓(13)、位于下连接钢板(8)和上连接钢板(12)之间的支座本体(16)组成,下连接钢板(8)与上连接钢板(12)相对设置,所述支座本体(16)由橡胶片(18)、保护层橡胶(20)、加劲钢板(19)及支座连接钢板(17)叠层硫化粘结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下锚杆(11)的螺杆端部设有螺纹,穿过下套筒(10)及下连接钢板(8)与下锚固螺栓(9)拧紧,形成下连接组件,上锚杆(15)的螺杆端部设有螺纹,穿过上套筒(14)及上连接钢板(12)与上锚固螺栓(13)拧紧,形成上连接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支座本体(16)的支座连接钢板(17)与上、下连接组件通过螺栓连接,形成隔震支座(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隔震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凹槽的深度等于所述桥墩承台(2)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桥梁隔震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桩基(4)施工完成后,首先浇筑桩基承台(3)在隔震支座(7)以下部分的混凝土,进而安装隔震支座(7),其次浇筑桥墩承台(2)混凝土,然后吊装预制的围堰式保护层混凝土,最后施工桥墩(1)及桥梁上部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桩基承台(3)时,需将隔震支座(7)的下连接钢板(8)、下套筒(10)、下锚杆(11)进行预埋,其中桩基承台(3)的混凝土浇筑到下连接钢板(8)厚度一半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桥墩承台(2)时,需将隔震支座(7)的上连接钢板(12)、上套筒(14)、上锚杆(15)浇筑到桥墩承台(2)的混凝土内,其中界面取为上连接钢板(12)厚度一半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桩基承台(3)围堰式护层内的混凝土与聚四氟乙烯板(5)和缓冲橡胶板(6)采用中性的玻璃水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613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