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轴向间隙自动补偿功能的X型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73584.6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2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金铭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7/08;F16H57/12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轴向 间隙 自动 补偿 功能 标准 行星 齿轮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轮减速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轴向间隙自动补偿功能的X型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对基础建设领域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冶金、电力、建筑机械,能源等行业加快了发展,相关行业对减速机的市场需求也逐步扩大。行星齿轮减速器作为减速器的一种特殊传动形式,由于其承载能力大、体积小、效率高,现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传动系统中,目前标准型的行星轮减速器轴向都留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这个结构可以避免各级之间在运转过程中发生轴向相互碰撞,造成磨损和干涉,从而影响整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轴向间隙自动补偿功能的X型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该具有轴向间隙自动补偿功能的X型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紧凑,具有中轴间隙自动补偿功能,整机的减振和浮动的效果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轴向间隙自动补偿功能的X型标准行星齿轮减速器,减速器由输入轴、输出轴、高速级行星轮系和低速级行星轮系组成,其中高速级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内齿圈、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架和第一太阳轮,低速级行星轮系包括第二内齿圈、第二行星轮、第二行星架和第二太阳轮,所述输入轴驱动第一太阳轮转动,第一太阳轮与若干第一行星轮啮合传动,第一行星轮与第一行星架能够转动定位,此时第一行星轮不但围绕自身轴线作自转运动而且也围绕其公共轴线作公转运动,由于第一行星轮安装在第一行星架上,固同时带动第一行星架转动,第一行星架与第二太阳轮啮合,第二太阳轮与若干第二行星轮啮合传动,第二行星轮与第二行星架能够转动定位,此时第二行星轮不但作自转运动而且也作公转运动,由于第二行星轮安装在第二行星架上,固带动第二行星架转动,第二行星架驱动输出轴转动,第一内齿圈与第二内齿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朝向输出轴一端设有一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轴向两端分别紧抵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架端壁,通过弹性元件的弹力使得减速器各级传动机构的中轴轮系紧密接触,由于中轴轮系存在相对的运动,这样会使中轴轮系的接触面发生磨损,此时弹性元件可以通过其压缩量的释放来补偿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磨损量,始终保证了中轴轮系处于紧密接触的状态,这样可以提高整机的减振性和浮动的效果,降低整机的噪音,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太阳轮靠近输出轴的一端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插设有一第一球顶,弹性元件套设于第一球顶外侧,弹性元件两端分别紧抵第二太阳轮凹槽内侧端面和第一球顶两端之间形成的环状止挡面,所述第一球顶的球头紧抵第二行星架内端面,通过第一球顶的球头紧顶端面,起到浮动的效果,同时减小摩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太阳轮朝向第二太阳轮的一侧设有一第二球顶,其一端面紧抵第一太阳轮,另一端紧抵第一行星架内端面,通过第二球顶的球头紧顶端面,起到浮动的效果,同时减小摩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低速级太阳轮内孔安装弹性元件,通过弹性元件释放弹力来补偿各级传动机构中轴间的间隙,使得各级传动机构间紧密接触,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和浮动效果,避免了减速器运行过程中的噪音,提高了整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第二太阳轮与第二行星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3为第一太阳轮与第一行星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星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3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断体
- 下一篇: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