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72990.0 | 申请日: | 201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19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周高云;陈定洲;刘龙利;陈述一;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B03D10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李迎春;李子健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选 硫化 铜矿 方法 | ||
技术领域
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的方法,涉及一种硫化铜矿的浮选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选矿工业技术中,硫化铜矿矿物的浮选一般在碱性条件下采用黄药、黒药、硫氨酯、黄原酸酯等作捕收剂,用石灰作抑制剂和pH调整剂。一般矿浆pH值在8.5-11之间,捕收剂的用量在10-100g/t之间。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现有常规药剂中黄药、黒药等选择性相对较差,用量也较大,还有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性,而选择性较好的酯类药剂也有价格较贵和合成过程复杂等一些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选择性高,药剂用量少,浮选效果好的浮选硫化铜矿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选矿过程采用巯基羧酸酯作为捕收剂。
本发明的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收剂巯基羧酸酯的酯基为碳2-碳8的基团。
本发明的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收剂巯基羧酸酯的巯基羧酸基团为碳2-碳3的基团。
本发明的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矿过程的pH为7-12。
本发明的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矿过程捕收剂巯基羧酸酯的用量为10-100g/t干矿。
本发明的一种硫化铜矿的浮选方法,使用巯基羧酸酯作捕收剂。在浮选硫化铜矿时,在室温下进行浮选,在铜品位为0.55-0.65%的矿浆中分别依次加入pH调整剂、捕收剂、起泡剂并搅拌,经过一次粗选可获得含Cu3.5%-7.2%,回收率74%-89%的硫化铜矿粗精矿。该浮选硫化铜矿的方法具有对对硫化铜矿物高选择性和药剂用量少及低pH值下浮选的特点,克服了常规捕收剂,如黄药,选择性差、药剂用量大、污染严重的缺点。为硫化铜矿物浮选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浮选硫化铜矿的方法,其浮选过程中采用巯基羧酸酯作为捕收剂;捕收剂巯基羧酸酯为一大类,具体药剂有巯基乙酸乙酯、巯基乙酸异辛酯、巯基丙酸异辛酯。捕收剂一般为油状液体,微溶于水中。
具体包含步骤是:
首先,对原矿进行磨矿,将磨好的矿浆加入浮选槽,调节矿浆pH值至合适值,然后加入捕收剂,也可加入起泡剂,并搅拌浮选,得到硫化铜粗精矿。
粗选过程中,矿浆pH值调节剂可以在磨矿时(如石灰)加入,也可以一起加入石灰以外的调整剂(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氢氧化铵等),搅拌时间为2-3分钟左右,然后加入捕收剂(写具体名称和用量),稍后加入起泡剂(写具体名称和用量),搅拌时间为2-3分钟左右,进行选矿过程。
实施例1
一种含有黄铜矿、黄铁矿等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以及石英等脉石矿物的矿石,含铜0.61%,原矿经碎矿,磨矿后,加入浮选槽,然后用pH值调整剂调节矿浆pH值(使用石灰时石灰可加入球磨机中)至8.5,矿浆浓度35%,再将捕收剂巯基乙酸乙酯28g/t干矿加入矿浆,搅拌2分钟,经过一次粗选,可获得硫化铜粗精矿。
硫化铜矿对比试验指标见表1。
表1 本发明使用药剂与使用Z-200的选矿指标对比
实施例2
一种含有黄铜矿、黄铁矿等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以及石英等脉石矿物的矿石,含铜0.57%,原矿经碎矿,磨矿后,加入浮选槽,然后用pH值调整剂调节矿浆pH值(使用石灰时石灰可加入球磨机中)至7.5,矿浆浓度35%,再将捕收剂巯基乙酸乙酯28g/t干矿加入矿浆,搅拌2分钟,经过一次粗选,可获得硫化铜粗精矿。
硫化铜矿对比试验指标见表2。
表2 本发明使用药剂与使用Z-200的选矿指标对比
实施例3
一种含有黄铜矿、黄铁矿等主要有用金属矿物,以及石英等脉石矿物的矿石,含铜0.59%,原矿经碎矿,磨矿后,加入浮选槽,然后用pH值调整剂调节矿浆pH值(使用石灰时石灰可加入球磨机中)至9.5,矿浆浓度35%,再将捕收剂巯基乙酸乙酯15g/t干矿加入矿浆,搅拌2分钟,经过一次粗选,可获得硫化铜粗精矿。
硫化铜矿对比试验指标见表3。
表3 本发明使用药剂与使用Z-200的选矿指标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72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车速信号的采集装置
- 下一篇:近距离通信气体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