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矩波动吸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68999.4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佐伯智洋;中垣内聪;早坂奈绪子;釰内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5/139 | 分类号: | F16F15/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宋丹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矩 波动 吸收 | ||
1.一种扭矩波动吸收器(1),包括:
第一环状件(10、18);
第二环状件(13、23),其布置成与所述第一环状件(10、18)轴向分开;
环状碟形的第一盘簧(12、24),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环状件(10、18)与所述第二环状件(13、23)之间;
第一支撑部(10d、18b、27、32、33),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环状件(10、18)与所述第一盘簧(12、24)之间,以及,在经过所述第一环状件(10、18)的第一径向预定部的圆上,所述第一支撑部(10d、18b、27、32、33)与所述第一盘簧(12、24)局部或连续接触;以及
第二支撑部(13c、23a、28、31),其布置在所述第二环状件(13、23)与所述第一盘簧(12、24)之间,以及,在经过所述第二环状件(13、23)的第二径向预定部的圆上,所述第二支撑部(13c、23a、28、31)与所述第一盘簧(12、24)局部或者连续接触,所述第二径向预定部与所述第一环状件(10、18)的所述第一径向预定部径向位置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在所述第一盘簧(12、24)处于无载状态的条件下,所述第一盘簧(12、24)布置处于这样的状态,使所述第一盘簧(12、24)的内周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盘簧(12、24)的外周端朝所述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第一侧倾斜,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一盘簧(12、24)布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10d、18b、27、32、33)与所述第二支撑部(13c、23a、28、31)之间的条件下,所述第一盘簧(12、24)布置处于这样的状态,使相对于所述外周端朝所述第一侧倾斜的所述内周端移位,使其越过相对于所述外周端的直线状态,从而相对于所述外周端朝所述扭矩波动吸收器(1)的第二侧倾斜,与布置于无载状态下的所述第一盘簧(12、24)相比,所述第一盘簧(12、24)设置为在轴向相反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27)是第一支撑件(27),其包括形成为环状的圆杆(27),所述第一支撑件(27)由所述第一环状件(10)保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10d、18b、32、33)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环状件(10、18)的部分(10d、18b)、或者固定于所述第一环状件(10)或所述第一盘簧(12)的多个第一支撑铆钉(32、33)。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28)是第二支撑件(28),其包括形成为环状的圆杆,所述第二支撑件(28)由所述第二环状件(13)保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13c、23a、31)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二环状件(13、23)的部分(13c、23a)、或者固定于所述第二环状件(13)或所述第一盘簧(12)的多个第二支撑铆钉(3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第一环状件(10)或所述第二环状件(13)包括引导部(10c、13a),所述引导部(10c、13a)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盘簧(12)的所述内周端或所述外周端的径向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引导部(10c、13a)具有沿周向连续延伸的环状肋外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引导部(10c)具有面对所述第一盘簧(12)内周端或外周端的表面,以及,所述引导部(10c)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具有斜面的楔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扭矩波动吸收器(1),其中,所述引导部(13a)是形成于所述第二环状件(13)的凸部(13a),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环状件(10)包括孔部(10a),所述凸部(13a)与所述孔部(10a)接合以使该凸部(13a)不能转动但于轴向方式能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89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
- 下一篇:改良风力涡轮机叶片表面的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