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5528.8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郭秋彦;陈倩;李莉;刘强;杨安志;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1/42;C21D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接型 工件 热处理 方法 | ||
1.一种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该压接型工件包括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相连接的压接部,其特征是,其包括:
于所述压接部套设高频感应加热线圈;
利用所述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对所述压接部进行加热;以及
在对所述压接部进行加热退火的同时利用冷却保护水对所述主体进行冷却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高频感应线圈包括多个线圈,所述线圈位于垂直于所述压接部的长度方向的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线圈的直径由内圈到外圈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线圈的数量为2~5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内圈与所述压接部的距离为0.5~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线圈的形状呈椭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高频感应线圈由铜管制成,铜管的直径为1~3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所述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对所述压接部进行加热的时间为2~6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所述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对所述压接部进行加热的交流电流为410~470安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冷却保护水的温度小于30摄氏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型工件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高频感应线圈包括多个线圈,所述线圈沿所述压接部的长度方向连续排列,且所述线圈的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55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