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制品口部成型的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61007.5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华;晏庆宝;方朝辉;石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建华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9/325 | 分类号: | C03B9/3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5559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制品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制品口部成型的模具。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有些玻璃包装制品成型分为两个阶段:将玻璃熔料在口部成型的模具和初型模中进行口部成型并制成雏形,然后再转移到成型模中将雏形吹制为成品。其中,成型模和初型模都是由两瓣彼此对置的半模配合形成一个封闭的型腔,用来限制玻璃制品的外形。由于初型模以及成型模的两瓣彼此对置的半模相互配合存在间隙,那么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使成型后的玻璃制品上留下合模痕迹,即在玻璃制品上呈现能由肉眼轻而易举地观察到的筋,业界称之为合缝线。实际生产过程中,初型模会在制品雏形上留下一道合缝线,成型模也会在成品上留下一道合缝线。如果雏形在从初型模转移到成型模过程中两条合缝线发生错位就会在玻璃制品上出现双合缝线。
双合缝线在玻璃制品生产领域中是一种常见而且很难克服的缺陷,严重影响玻璃制品的质量,甚至在特别严重时还会使玻璃制品整体报废。尤其是那些对玻璃制品有内压要求的产品,如啤酒瓶,双合缝线太大会直接导致玻璃制品爆炸,为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造成双合缝线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夹具、夹钳(将玻璃雏形由初型模转移至成型模的工具),或者模具的配合间隙引起的,因此将重点倾注于夹具、夹钳之类结构,但是收效甚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玻璃制品口部成型的模具,该模具能够有效解决玻璃制品中出现的双合缝线问题。
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探索发现导致双合缝线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如夹钳松动、模具配合精度低、模具开合过程晃动等。但是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一直被大家所忽视。即在吹制雏形时,口部最先成型,在转移至成型模中玻璃料需翻转180度,再到成型模中进行二次吹制。而在这个过程中,口部成型的模具中的口环部件容易随同雏形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产生双合缝线。而本发明人通过在该模具中设计定位装置即可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制品口部成型的模具,包括口模和口环,其中口模由两瓣彼此对置的各具有模腔的半模组成,口环配置在口模内部,在口模内部设置有防止口环在口模内部转动的定位装置。由于该定位装置的作用,限制了口环在口模内部转动,从而很好地防止了双合缝线的出现。
上述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定位装置由设在半模上的凹槽和设在口环上的凸起物组成,凹槽与凸起物相对应配合。
上述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凹槽设在半模的合缝面上,所述凸起物为安装在口环上的销钉。目前实践表明,这种在半模的合缝面上开槽、口环上销的技术方案,既加工方便、使用时又定位准确,从而能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
上述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定位装置有两组,互成180度设置。由于增加了定位装置的数量,能够更好的防止口环的转动,从而更好的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上述技术方案中,销钉在口环上的安装方式,可以通过在口环上设置小孔、销钉在小孔内固定的方式实现。销钉可以通过紧配的方式在小孔内固定,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在小孔内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口模内部设置了防止口环在口模内部转动的定位装置,避免了在将玻璃雏料从初型模中转移到成型模过程中口环带动雏料转动的问题,很好地防止了初型模留在制品雏形上的合缝线与成型模留在成品上的合缝线之间的错位,从而能够有效解决玻璃制品生产中的双合缝线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玻璃制品口部成型的模具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口环,21为第一销钉,22为第二销钉,3为半模,31为半模的合缝面,311为第一凹槽,312为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一个口模和口环1,其中口模由两瓣彼此对置的各具有模腔的半模组成(图1中给出了其中一瓣半模3,另一瓣半模未画出),口环1配置在口模内部。在半模3的合缝面31上设置有第一凹槽311和第二凹槽312,相互呈180度设置。口环1上安装有第一销钉21和第二销钉22,第一销钉21、第二销钉22下面均超出口环的下平面。制作玻璃制品时,第一销钉21长出口环的部分和第一凹槽311相对应配合,第二销钉22长出口环的部分和第二凹槽312相对应配合,并保持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建华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建华模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61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