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苯乙烯苷在抗抑郁药物中的新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5489.3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0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孙纪元;王四旺;谢艳华;杨倩;毕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34 | 分类号: | A61K31/7034;A61P2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乙烯 抑郁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二苯乙烯苷在抗抑郁药物中的新用途,确切地说是二苯乙烯苷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二苯乙烯苷又称芪多酚,属多羟基芪类化合物(polyhydrostilbenes),广泛存在于藓类和高级植物中。二苯乙烯苷被鉴定为一种植物抗毒素,是由植物在真菌感染、紫外线照射、机械损伤等不利条件下产生的。天然的二苯乙烯苷主要以二苯乙烯苷元侧链结合一个单糖基的形式存在。其化学名为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的水溶液在高温条件(80℃)下不稳定,其含量与温度呈负变关系。二苯乙烯苷在酸性溶液中很不稳定。在4%硫酸溶液中,室温放置12h后含量降为原来的31.67%,而在80℃下放置4h则检测不到二苯乙烯苷。其降解产物为二苯乙烯苷苷元,并进一步降解为酚类化合物。二苯乙烯苷具有很强的抗辐射稳定性。在干燥条件下,经60Co-γ射线辐射,其含量无明显差异。
研究发现,二苯乙烯苷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与药用价值,已在降血脂、抗衰老、抑制肿瘤等方面显示出功能性,这在当今日趋老龄化的社会中凸现其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中国专利号:99119853.0公开了名称为“一种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四羟基二苯乙烯苷类新化合物”的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1110196199.6公开了名为“一种二苯乙烯苷注射剂及其制备工艺”,公开了二苯乙烯苷可用于治疗痴呆症、脑卒中、冠心病、心绞痛等方面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二苯乙烯苷的一种新用途,即在抗抑郁药物中的新用途。本发明人研究发现,二苯乙烯苷具有预防和/或治疗抑郁症的用途,它具有有毒性小的特点,并且无常规抗抑郁药物的镇静、共济失调、诱发癫痫等缺点。
二苯乙烯苷可为市售的二苯乙烯苷,也可按常规方法进行制备。
按药剂学方法,可以将二苯乙烯苷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多种临床药物剂型。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必要时还可以加入甜味剂、香味剂等。
二苯乙烯苷可应用于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中,还可在二苯乙烯苷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糖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抗抑郁状态的药物中,二苯乙烯苷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或糖可以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例如剂型可为片剂、胶囊、口服液或注射液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优点是:二苯乙烯苷毒性小,而且无常规抗抑郁药物的镇静、共济失调、诱发癫痫等缺点。显示该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大鼠强迫游泳试验
Wistar大鼠,雄性,体质量220-260g,自由进食及饮水。实验开始时,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二苯乙烯苷各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予5ml/kg的蒸馏水,二苯乙烯苷各剂量组分别为25mg/kg、50mg/kg和100mg/kg,阳性药物丙咪嗪10mg/kg。每天1次,所有药物均为灌胃连续7天给药;末次给药后1h进行实验。实验前(即第6天)大鼠训练游泳15min,24h后测试:将大鼠放入水深10cm的玻璃缸内(高20cm,直径14cm,水温25℃)。观察6min,记录比较各组后5min内小鼠的不动时间(表1)。
表1 二苯乙烯苷对大鼠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n=10)
aP<0.05,b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大鼠强迫游泳试验是筛选抗抑郁药物试验经典的动物模型,有效的抗抑郁药物会使大鼠游泳的不动时间缩短。本实验表明二苯乙烯苷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50mg/kg和100mg/kg的二苯乙烯苷组的不动时间与空白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
实施例2.小鼠悬尾实验
试验动物采用昆明种雄性小鼠,体质量18-22g,小鼠自由饮水及进食。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二苯乙烯苷各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与1ml/只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给予15mg/kg丙咪嗪,二苯乙烯苷各剂量组分别为50mg/kg、100mg/kg和200mg/kg,所有药物均为灌胃给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54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