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CR的SNP分型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53929.1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华玮;黄顺谋;王汉中;师家勤;刘胜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cr snp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PCR进行SNP分型的方法,还涉及一种基于PCR的SNP分型方法在油菜聚合育种的应用。该方法快速,简单,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作物育种等领域。
背景技术
分子标记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与其他几种遗传标记——形态学标记、生物化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相比,DNA分子标记具有的优越性有:大多数分子标记为共显性,对隐性的性状的选择十分便利;基因组变异极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在生物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组织的DNA都可用于标记分析;分子标记揭示来自DNA的变异;表现为中性,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连锁;检测手段简单、迅速。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现在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有数十种,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基因组作图、基因定位、物种亲缘关系鉴别、基因库构建、基因克隆等方面。
理想的分子标记的要求:(1)具有高的多态性;(2)共显性遗传,即利用分子标记可鉴别二倍体中杂合和纯合基因型;(3)能明确辨别等位基因;(4)遍布整个基因组;(5)除特殊位点的标记外,要求分子标记均匀分布于整个基因组;(6)选择中性(即无基因多效性);(7)检测手段简单、快速(如实验程序易自动化);(8)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尽量低廉;(9)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重复性好(便于数据交换)。SNP标记是美国学者Lander E于1996年提出的第三代DNA遗传标记。SNP无疑是符合上述要求的最佳选择。
SNP即单核昔酸多态性标记,主要是指由基因组核苷酸水平上的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包括单碱基的转换、颠换,以及单碱基的插人/缺失等。SNP的位点极其丰富,几乎遍及整个基因组。据估计基因组中大约平均每1000bp就会出现一个SNP。SNP标记在人群或生物群体中一般只有两种等位型(allele)故亦称为双等位标记(bi-allelic marker)。这样在检测时只需一个“+/-”或“全或无”的方式而无需像检测微卫星标记那样对片段的长度做出测量。
SNP标记分型的手段既有传统的手段如SSCP(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和CAPs(Cleavag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s)等,也有现在较快速的手段如MassARRAY质谱和TaqMan探针方法等,还有基于芯片的检测手段如DNA芯片技术已经开发出来并迅速被应用和趋于成熟。使用高密度的DNA芯片或微列阵可以同时对上万个SNP的分型。目前SNP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关联分析,基因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过程中。但是上述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点:SSCP手段只能用非变性胶,实验条件苛刻,需要常温条件,一般实验室难以达到;CAPs手段实验过程繁琐,一个实验程序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MassARRAY质谱和TaqMan探针方法及其他芯片方法费用相当高昂,一般实验室难以承担。
本发明基于以上的考虑,实现一种既低廉,简单,又效率高的SNP分型方法,通过设计引物时,在正向引物的3’端引入特定的错配类型和错配位点,使引物对在含某一种SNP基因型的材料中PCR扩增的效率很高,而在另一种SNP位点的材料中PCR扩增的效率很低,从而达到SNP分型的目的。本发明是在与SSR分子标记一样的实验步骤条件下,很大地提高了引物多态性的比率,很大地扩大了覆盖基因组的区域。SSR分子标记在两个材料间多态性比例一般在30%左右,而本发明的分子标记方法在两个材料间多态性比例可以达到90%以上。在与SSR分子标记一样实验成本的前提下,本发明的分子标记方法有更高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PCR的SNP分型方法,通过设计引物时,在正向引物的3’端引入特定的错配类型和错配位点,使引物对在含某一种SNP基因型的材料中PCR扩增的效率很高,而在另一种SNP位点的材料中PCR扩增的效率很低,从而达到SNP分型的目的。与许多现行的方法相比,其主要优点为快速,简单,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作物育种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3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