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CR的玉米半粒种子DNA快速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2531.6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庆;温大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pcr 玉米 种子 dna 快速 提取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CR的玉米半粒种子DNA快速提取方法,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玉米半粒种子DNA快速提取,提取后的DNA适用于PCR扩增。
二、背景技术
目前,植物DNA 提取已经发展了很多方法,可以从植物叶片、果实和种子等组织器官中提取DNA,但大多数方法提取时间较长,这些方法大多应用于科学研究,难以应用于快速检测领域。在提取植物DNA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植物组织材料的外在性质(来源、部位、形态等)和内在特点(化学成分、组织结构等)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方法或作一些特殊的处理。
传统的DNA提取方法(SDS法和CTAB法)是在裂解细胞的基础上,用等体积的酚氯仿或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于有机相,核酸留在水相,从而达到分离核酸的目的;加入RNA酶可以去除RNA;然后加入异丙醇或乙醇沉淀DNA;用70%乙醇漂洗沉淀,去除残留的有机溶剂和盐离子,以免影响DNA溶解和后续实验,最后用TE或ddH2O溶解DNA备用。自从SDS法和CTAB法报道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这两种方法作了许多改进。经典的DNA提取方法不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药品,提取的DNA能够满足一般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需要,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提取DNA最常用的方法。但这些方法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操作步骤复杂、耗时长、易交叉污染、苯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易造成环境污染并且有损操作者健康等。今后,DNA提取方法研究的发展方向:①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或无机溶剂代替有毒的有机溶剂;②简化操作步骤,朝着批量提取的方向发展;③提取过程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将DNA提取与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毛细管电泳、基因芯片技术等)相结合,实现从样品处理到分析的过程全部自动化。
由于目前的DNA提取方法提取时间较长,在短时间内不能进行基于PCR的大量样品的检测,难以在基于PCR的快速检测中应用。为了突破DNA提取时间较长这个瓶颈,国内外很多研究者加入了DNA提取研究的行列,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近年来有很多DNA快速提取方法的报道,提取时间缩短了很多,少数方法可以用于快速检测,但提取速度还不是很快,有待进一步加快。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CR的玉米半粒种子DNA快速提取方法。
一种基于PCR的玉米半粒种子DNA快速提取技术,是先将玉米种子沿胚纵切,取含有胚的半粒种子放入1.5mL离心管中,再加入200μL~1000μL 提取液,所述的提取液为0.03M~0.2M氢氧化钾( KOH)或氢氧化钠(NaOH)溶液,提取时间1min~48h,混匀提取液,混匀后的提取液即为DNA样品,用于PCR扩增。用于PCR扩增时DNA模板量为0.5μL~5μL,综合考虑DNA样品中杂质含量和加样的操作方便性,通常优先选择2μL作为DNA模板。
本发明提取过程简便,不研磨、不离心、不转管、不使用有毒试剂,最主要的是提取速度非常快。用SSR引物对该方法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9%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检测,结果显示PCR扩增产物良好。
四、附图说明
图1 提取液浓度和体积对PCR扩增产物的影响(材料:郑单958)
由图1可知,PCR扩增产物主要受提取液浓度影响,提取液体积200μL~1000μL的样品间差异不显著。提取液浓度0.01~0.02M的样品有较弱的目标带,0.03~0.05M的样品有中等亮度的目标带,0.06~0.2M的样品有清晰的目标带,0.3M的样品无目标带。
图2 提取时间对PCR扩增产物的影响
由图2可知,提取1min~48h的样品间差异不显著,提取3d的样品目标带亮度开始减弱,提取4d的样品目标带已经很弱。
图3 DNA模板量对PCR扩增产物的影响
由图3可知,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该方法有很宽的DNA模板量适应范围。
图4 不同公司的Mix对PCR扩增产物的影响(材料:郑单9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25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