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用棒镜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51232.0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华;彭涛;公鹏飞;李永宏;汤燕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威斯顿亚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3/24 | 分类号: | G02B23/24;A61B1/002;B24B13/00;B24B13/005;C03C2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用棒镜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和工业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作为观察、治疗、检测等的光学仪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虽然现在已经出现纤维镜、电子内窥镜和超声内窥镜,但硬管镜仍以其优质的像质、相对便宜的价格以及可以耐高温高压消毒等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棒镜作为传像光学部件是硬管内窥镜中的关键部件之一。而棒镜的偏心会最终导致内窥镜像面图像分辨率下降、图像中心和边缘分辨率差别加大、装配时需要反复调换棒镜以改善成像质量因而影响效率等问题出现。目前国际上一流厂家棒镜的偏心都控制在3分之内。因此棒镜的偏心控制技术将决定棒镜的质量。而棒镜的质量将影响整体内窥镜的成像质量、装配工艺及装配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用棒镜制造方法,包括棒镜中棒的加工方法,即采用粗的棒料经磨抛后再对心去掉外圆至所要直径,以保证棒的偏心最小;包括棒镜中转凹凸片也采用大直径转凹凸片的磨抛方法,以确保胶合时可以有较大的调整量,从而保证胶合后偏心尽量小;包括棒和转凹凸片的胶合采用五维调节工装,以保证棒镜的偏心达到3分之内。
附图说明:
附图是棒镜胶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1、棒的加工方法:如果棒的端部加工后的曲率半径很大,则棒的料要取的很粗,例如可以是最终棒镜的4-5倍。如果棒的端部加工后的曲率半径小,则棒料可以取的细一些,例如可以是最终棒镜直径的2-3倍。粗的棒料两端经磨抛后达到所需曲率,再用磨边机靠离心作用机械定心,将棒磨至所要直径。
2、转凹凸片的加工方法:转凹凸片下料时采用大直径的料片,例如比规定直径大50%的料,经磨抛后达到所要曲率和光洁度,镀膜后等待胶合。
3、胶合方法:上述磨抛好的棒和转凹凸片进行胶合时采用如下步骤。先在定心仪上安装五维调节架,在五维调节架上安装精密加工好的棒镜夹持工装筒,然后装上经标定的偏心为1分的标准棒镜,调节五维调节架使在定心仪上看到的反射像控制在最中心区域,转动夹持工装筒,微调五维调节架使定心仪上看到的反射像始终控制在中心区域,记下偏心为1分的区域。进行同样的操作,分别装上经标定的偏心为2-4分的标准棒镜,经调整后,同样分别记下偏心为2-4分的区域。卸下标准棒镜,装上待胶合棒,上胶,装上转凹凸片,转动夹持工装筒,测出偏心大小,如果偏心超出3分,则可调换转凹凸片,直至偏心在3分以内,然后固化胶,最后等待胶干后割边,得到成品棒镜。见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威斯顿亚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威斯顿亚太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51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时钟
- 下一篇:一种地磁异动监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