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监控方法与监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8785.0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史进渊;杨宇;邓志成;汪勇;江路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N29/04;G0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轮机 转子 疲劳 寿命 监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监控方法与监控装置,属于汽轮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汽轮机的稳态额定负荷运行中,由于离心力载荷与热载荷的作用,在汽轮机整锻转子中产生稳定的静应力称为平均应力。静止的大跨距、上百吨的汽轮机整锻转子,在自身重力载荷的作用下,在整锻转子重心以上部位的外表面产生压应力,在整锻转子重心以下部位外表面产生拉应力。在汽轮机的运行中,整锻转子外表面某一点,除了承受离心力载荷与热载荷产生的稳定的平均应力以外,当该点旋转到整锻转子顶部(90°位置)时,由于转子与叶片自重单独作用将产生压应力;当该点旋转到转子底部(270°位置)时,由于转子与叶片自重单独作用将产生的拉应力。在汽轮机带稳态额定负荷工况下,旋转到不同位置的交变应力是由整锻转子与叶片的自身重力载荷引起的;每转一周,汽轮机整锻转子承受自重单独作用产生疲劳循环一次。对于半转速火电或核电汽轮机,每秒疲劳循环25次,每年运行7000小时,30年循环1.89×1010次;60年循环3.78×1010次。对于全转速火电或核电汽轮机,每秒循环50次,年运行7000小时,30年循环3.78×1010次,60年循环7.56×1010次。现有的汽轮机转子寿命的预测与监控方法,给出了汽轮机整锻转子低周疲劳寿命的预测与监控方法,对于设计阶段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预测与制造阶段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监控,还没有合适的方法和装置可供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监控方法与监控装置,其能够实现设计阶段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定量预测与制造阶段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定量监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超声波探伤仪和计算服务器组成,超声波探伤仪与汽轮机整锻转子和计算服务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的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监控装置,采用C语言编写的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计算机软件,运行在计算服务器上,应用于汽轮机整锻转子高周疲劳寿命的预测与监控,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计算汽轮机整锻转子外表面的最大主应力:
对于汽轮机整锻转子,采用现有的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计算在稳态额定负荷工况下转子外表面的最大主应力,在汽轮机整锻转子三维模型的外表面某一点在转子底部(270°位置)时确定最大主应力σ1,在该整锻转子的外表面在转子顶部的相同半径与相同轴向位置(90°位置)的点的三个正应力和六个剪应力构成三个应力向量,这三个应力向量投影到底部σ1方向得出该方向上的正应力σ1′;
第二步:计算汽轮机整锻转子的应力幅σa:
汽轮机整锻转子在稳态额定负荷工况下,由于叶片和转子重力引起的交变应力幅σa的计算公式为:
第三步:计算汽轮机整锻转子的平均应力σm:
汽轮机整锻转子在稳态额定负荷下的平均应力σm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除草剂鉴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撞击发声催泪喷射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