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藜芦醇的微波化学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2139.3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7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任彦荣;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教育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39/21 | 分类号: | C07C39/21;C07C37/50;C07C37/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7***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藜芦 微波 化学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天然活性成分的化学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白藜芦醇是一种存在于葡萄及其它多种植物(如决明、虎杖、藜芦、花生等)中的酚类植物抗毒素,在自然条件下以游离态(包括顺式、反式异构体)和糖苷结合态(包括顺式、反式异构体)两种形式存在,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癌、抗突变、抗炎、抗菌、抗血栓、预防心脏和肝脏损伤、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研究表明,反式异构体的生理活性强于顺式异构体。
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1)从含白藜芦醇的植物如葡萄、虎杖中提取,由于白藜芦醇在植物中的含量很低,且植物资源有限,该方法成本高、生产能力小;(2)生物发酵,如用酵母固态厌氧发酵虎杖提取白藜芦醇,该方法生产周期长、过程复杂;(3)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异源表达,如克隆白藜芦醇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如白藜芦醇合酶)基因并转化金针菇、灰盖鬼伞、生菜等使其表达白藜芦醇,该方法操作复杂、耗时,且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近期内要实现产业化还有诸多困难;(4)化学合成,如通过Wittig反应、Wittig-Horner反应、Perkin反应、Heck反应等合成白藜芦醇,该方法操作相对简便、原料易得、产物立体选择性较好,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但部分反应路线较长、产率较低、成本较高,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藜芦醇的微波化学合成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操作简便、省时,产品纯度高、收率高,成本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白藜芦醇的微波化学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3,5-二羟基苄基氯的合成:将3,5-二羟基苯甲醇与氯化亚砜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制得3,5-二羟基苄基氯即中间体1;
b.3,5-二羟基苯乙腈的合成:将中间体1与氰化钠在有机溶剂中、碘化钾催化下加热回流反应,制得3,5-二羟基苯乙腈即中间体2;
c.3,5-二(甲氧亚甲氧基)苯乙腈的合成:将中间体2与氯甲基甲醚(MOMCl)在碱性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反应,制得3,5-二(甲氧亚甲氧基)苯乙腈即中间体3;
d.4-甲氧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将对羟基苯甲醛与氯甲基甲醚在碱性有机溶剂中、碘化钾催化下反应,制得4-甲氧亚甲氧基苯甲醛即中间体4;
e.1-(3, 5-二(甲氧亚甲氧基)苯基)-1-氰基-2-(4-甲氧亚甲氧基苯基)乙烯的合成: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将中间体3与中间体4在碱性条件下微波加热反应,制得1-(3, 5-二(甲氧亚甲氧基)苯基)-1-氰基-2-(4-甲氧亚甲氧基苯基)乙烯即中间体5;
f.白藜芦醇的合成:将中间体5在乙醇水溶液中、硫酸作用下微波加热回流反应,即制得反式白藜芦醇即化合物6。
化学反应式如下:
优选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3,5-二羟基苄基氯的合成:将3,5-二羟基苯甲醇溶解于有机溶剂中,于冰水浴冷却条件下滴加氯化亚砜,滴毕,加热回流反应至反应完毕,之后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制得3,5-二羟基苄基氯即中间体1,无需纯化,直接用于后续反应;
b.3,5-二羟基苯乙腈的合成:将中间体1溶解于丙酮中,再加入氰化钠和催化量的碘化钾,加热回流反应至反应完毕,之后减压蒸馏除去丙酮,剩余物重结晶,制得3,5-二羟基苯乙腈即中间体2;
c.3,5-二(甲氧亚甲氧基)苯乙腈的合成:将中间体2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无机固体碱,再于搅拌条件下滴加氯甲基甲醚,滴毕,加热回流反应至反应完毕,反应液冷却,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制得3,5-二(甲氧亚甲氧基)苯乙腈即中间体3,无需纯化,直接用于后续反应;
d.4-甲氧亚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将对羟基苯甲醛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无机固体碱和催化量的碘化钾,于搅拌条件下滴加氯甲基甲醚,滴毕,搅拌反应至反应完毕,之后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制得4-甲氧亚甲氧基苯甲醛即中间体4,无需纯化,直接用于后续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教育学院,未经重庆教育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2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蝎活性多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金银花活性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