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由方法、路由策略的通知方法及相应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8348.0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0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王大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L12/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健;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由 方法 策略 通知 相应 装置 | ||
一种路由方法、路由策略的通知方法及相应的装置,应用于灵活栅格光网络的路由计算实体中,该路由方法包括:从有效链路中排除栅格能力不满足业务的栅格能力要求的链路,余下的链路作为可选链路;确定应采用的与链路栅格能力相关的权重设置策略,根据该权重设置策略为所述可选链路设置第一权重系数并用于所述可选链路的权重计算;基于所述可选链路及其权重,计算业务路径。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路由装置及路由策略的通知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在路由过程中考虑了链路的栅格能力约束和业务对链路栅格能力的要求,并可以采用适当的路由策略选取最优路由,以降低阻塞率,提高网络业务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长交换光网络(Wavelength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WSON)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灵活栅格光网络(Flexible-Grid Optical Network)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和混合组网下的路由方法、路由策略的通知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流量的快速增长和用户带宽需求的不断提升,促使传送网技术不断向前发展,通过使用新的调制方式和编码技术,使得超高速传输(400G、1T等)成为可能。然而,传统的固定栅格光网络如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网络和稀疏波分复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网络中,光通道的信道间隔(Channel Spacing)受ITU-T G.694栅格(DWDM Grids)规范限制(ITU-T规定四种Grids:12.5GHz、25GHz、50GHz和100GHz),不能满足超高速传输对频谱宽度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打破传统DWDM网络的固定栅格限制。灵活栅格光网络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并且发展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支持灵活栅格技术的光器件和交换单元。如滤波器和波长选择开关(Wavelength Selective Switch,WSS)等,使得光网络具备中心频率(Center Frequency)和频隙宽度(Slot Width)可调谐能力,实现灵活频谱资源提供以适应超高速传输的需求。
尽管灵活栅格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地分配不同粒度的光层资源,实现光层按需提供。但是,随着灵活性提高,灵活栅格技术也将面对比传统DWDM网络更复杂的应用场景,由此带来许多不可忽视的新问题,其中关键的一点是路由和频谱资源分配问题(Routing and Spectrum Assignment,RSA)。在灵活栅格光网络中,RSA受到频谱资源一致性和连续性的双重约束。频谱一致性是指,在不存在频谱转换设备的前提下,对于一条光通道,在其经过的所有链路上所预留频谱资源的中心频率和频隙宽度应保持一致;频谱连续性是指,对于一条光通道,在所经链路预留的频谱资源在频域上是连续的,没有间隙的。针对此问题,2010年和2011年的国际光通信会议OFC和ECOC都有相应的研究论文,同时,IETFCCAMP工作组也提出扩展通用多协议标志交换协议(GMPLS:Generalized MultiprotocolLabel Switching)标签/标签集合对象(Label/Label-set)以对灵活栅格光网络提供支持。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经研究发现,若要在灵活栅格光网络中实现快速业务提供,RSA仅考虑频谱资源一致性和连续性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不同的灵活栅格设备,其频隙宽度调节范围(Slot Width Range,SWR)和调节粒度(Slot Width Granularity,SWG)可能不同,而ITU-T对此并没有一致性的规定,只要满足G.694.1中频隙规范的子集即可,因此,即使当前路径上存在满足一致性和连续性约束的频谱资源,也很可能受到网络单元(如链路和节点端口)栅格能力的限制,无法成功建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8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