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燃气耦合吸附深度脱除焦油的工艺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7246.7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跃钊;陈海军;吴娟;廖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K1/04 | 分类号: | C10K1/04;C10K1/02;C10K1/00;C10K1/32;C10J3/8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气 耦合 吸附 深度 脱除 焦油 工艺 系统 | ||
1.一种生物质燃气耦合吸附深度脱除焦油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喷淋冷却塔(1)、冷却器(2)、冷凝器(4)、第一焦油吸附塔(I)、第二焦油吸附塔(II)、重焦油贮罐(3A)、轻焦油储罐(3B)、第一阀门(5A)、第二阀门(5B)、第三阀门(5C)、第四阀门(5D)、第五阀门(5E)、第六阀门(5F)、第七阀门(5G)、第八阀门(5H)和管线构成;喷淋冷却塔(1)下部设燃气进口、底部设焦油出口、上部设喷淋进料口、顶部为燃气出口,重焦油储罐(3A)设有上部进料口、顶部出料口、底部出料口和下部出料口,第一焦油吸附塔(I)和第二焦油吸附塔(II)分别设有顶部料口和底部料口,焦油吸附塔内分别上部填充亲水吸附剂(f),下部填充亲油吸附剂(g),轻焦油储罐(3B)设有顶部进料口、下部出料口和底部出料口;喷淋冷却塔(1)顶部燃气出口联接第五阀门(5E)和第六阀门(5F)一端,喷淋冷却塔(1)底部焦油出口和冷却器(2)联接,冷却器(2)的出料进入重焦油储罐(3A)上部进料口,重焦油储罐(3A)顶部出料口和喷淋冷却塔(1)的上部喷淋进料口相连;第七阀门(5G)和第八阀门(5H)的一端联接冷凝器(4),冷凝器(4)设有顶部出气口和底部出料口,冷凝器(4)底部出料口联接轻焦油储罐(3B)顶部进料口;第五阀门(5E)和第七阀门(5G)一端联接第一焦油吸附塔(I)底部料口;第六阀门(5F)和第八阀门(5H)一端联接第二焦油吸附塔(II)底部料口;第一阀门(5A)和第二阀门(5B)一端为清洁燃气(e)出口;第三阀门(5C)和第四阀门(5D)一端为解吸剂(m)进口;第一阀门(5A)和第三阀门(5C)一端联接第一焦油吸收塔(I)顶部料口;第二阀门(5B)和第四阀门(5D)一端联接第二焦油吸收塔(II)顶部料口。
2.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生物质燃气耦合吸附深度脱除焦油工艺,具体步骤为:生物质气化炉产生的富含焦油的高温生物质燃气(a)经除尘后首先由喷淋冷却塔(1)下部进料口进入喷淋冷却塔(1),被喷淋冷却塔(1)上部喷淋进料口的重焦油液体喷淋冷却,得到的重焦油液体由喷淋冷却塔(1)底部出料口进入冷却器(2),冷凝放出的热量由冷却器(2)的换热介质(b)带走;重焦油由上部进料口进入重焦油储罐(3A),在重焦油储罐(3A)中,静置分离,由底部出料口分离除去渣油(c),下部出料口得到重焦油(d)产品,部分重焦油产品由顶部出料口返回到喷淋冷却塔(1)上部喷淋进料口,作为喷淋冷却介质;从喷淋冷却塔(1)顶部出来的脱除重焦油的生物质燃气,经第五阀门(5E)被送入处于吸附状态的第一焦油吸附塔(I)底部料口,在第一焦油吸附塔(I)中,轻质焦油蒸汽被亲油吸附剂(g)充分吸附,水、氨和硫化氢被亲水吸附剂(f)冷却吸附,净化后的生物质燃气(e)由第一焦油吸附塔(I)顶部料口经第一阀门(5A)被送入后续工段;解吸剂(m)经第四阀门(5D)进入处于解吸状态的第二焦油吸附塔(II)顶部料口,由第二焦油吸附塔(II)解吸出的气相产物由底部料口经第八阀门(5H)进入冷凝器(4),在冷凝器(4)中利用冷却介质(i)进行冷凝,冷凝液由顶部进料口进入轻焦油储罐(3B),轻焦油储罐(3B)底部出口为废氨水(k),下部出口为轻焦油产品(j);不凝性气体为含轻烃的循环尾气(h),由冷凝器(4)顶部出口循环返回生物质气化炉;第一焦油吸附塔(I)和第二焦油吸附塔(II)交替进行吸附和解吸操作,实现生物质燃气中焦油的连续脱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一焦油吸附塔(I)处于吸附状态,第二焦油吸附塔(II)处于解吸状态时,底部第五阀门(5E)和第八阀门(5H)打开,底部第六阀门(5F)和第七阀门(5G)关闭;顶部第一阀门(5A)和第四阀门(5D)打开,顶部第二阀门(5B)和第三阀门(5C)关闭;第一焦油吸附塔(I)处于解吸状态,第二焦油吸附塔(II)处于吸附状态时,底部第五阀门(5E)和第八阀门(5H)关闭,底部第六阀门(5F)和第七阀门(5G)打开;顶部第一阀门(5A)和第四阀门(5D)关闭,顶部第二阀门(5B)和第三阀门(5C)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冷却器(2)的冷却温度为100~1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处于吸附状态的第一焦油吸附塔(I)的吸附温度为0~50℃;所述的吸附剂(g)为活性炭、全硅分子筛、MCM系列高硅介孔材料和磷铝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吸附剂(f)为硅胶、氧化铝和硅铝沸石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24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