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347.0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徐革锋;牟振波;刘洋;李永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交 苗种 培育 方法 | ||
1.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按每个30cm×45cm小平列槽5000粒受精卵的密度将杂交鲑受精卵放入经消毒的小平列槽中,在避光条件下孵化至仔鱼破膜,破膜过程中去除卵皮、死卵和死苗;二、仔鱼上浮后按每个45cm×2.5m大平列槽放养10000尾的密度培育,杂交鲑仔鱼开口阶段选用水蚤为生物饵料进行饲喂,仔鱼开口7至10天后,选用水蚯蚓饲喂5~7天,而后选择水蚯蚓与全价配合饲料混合制成的食泥饲喂5~7天,之后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喂,以上各种饲料的饲喂方式为:每天6次,每次之间间隔2小时,日投喂量为仔鱼体重的10%~15%,待鱼苗体重达0.5g后改按每天投喂4次、每次之间间隔3小时,每天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4%~6%进行培育,待鱼苗体重达5g改每天投喂2~3次、每次之间间隔4-6小时,每天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2%~3%,继续培育至鱼苗体重达10~12g的苗种,即完成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步骤二中鱼苗体重大于0.5g后养殖密度要在4000~6000尾/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受精卵的孵化温度为8~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受精卵的孵化温度为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平列槽用15ppm聚维酮碘和500ppm甲醛进行消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水蚯蚓与全价配合饲料混合制成的食泥是由机械破碎后的水蚯蚓与粉末状全价配合饲料按体积比1∶3~4混合制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杂交苗种的培育温度为12~1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杂交苗种的培育温度为14~16℃。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鱼苗培育水面的光照强度为10~100Lux,且光照时间小于12小时/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杂交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杂交苗种培育的水面光照强度为20~80Lu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3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