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4135.0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陈俊武;刘昱;乔立功;施磊;张洁;李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11/04 | 分类号: | C07C11/04;C07C11/06;C07C7/04;C07C7/11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气体 分离 方法 | ||
1.一种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低碳烯烃气体经压缩、干燥后进入脱乙烷塔,脱乙烷塔的塔底物流送至脱丙烷和丙烯精馏系统,分离出聚合级丙烯产品,脱乙烷塔的塔顶物流经压缩后进脱甲烷塔进行分离;
2)脱甲烷塔塔底物流送至乙炔转化器和乙烯精馏塔,分离出聚合级乙烯产品,脱甲烷塔的塔顶物流送至吸收塔与吸收剂接触,吸收塔的塔顶气相物流送出装置或进燃料气系统,吸收塔的塔底物流送至脱乙烷塔,所述吸收塔所用吸收剂为富含烷烃的C2~C4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所用吸收剂为富含丙烷的C2~C4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所用吸收剂为烷烃含量为90~100重量%的C2~C4组分,以吸收剂总重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甲烷塔的塔顶压力在2.0~4.0MPa范围内,脱甲烷塔塔顶温度在-10~-50℃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甲烷塔的塔顶压力在2.5~3.5MPa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甲烷塔顶温度在-10~-37℃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压力在2.0~4.0MPa范围内,吸收塔塔顶温度在-10~-60℃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的塔顶压力在2.5~3.5MPa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塔顶温度在-35~-50℃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甲烷塔顶物流经冷凝后,送至脱甲烷塔塔顶回流罐分离出气相和液相,气相进入吸收塔底部与从吸收塔顶部或上部进入的吸收剂接触,液相经升压后返回脱甲烷塔顶部作回流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塔顶气经冷凝后,进入吸收塔塔顶回流罐进行气液分离,液相作为回流返回吸收塔,气相经回收冷量后作为燃料气出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设一个或多个中段循环冷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剂经冷却后一股或多股进入吸收塔,吸收剂为一股时进入吸收塔顶部或上部,吸收剂为多股时分别进入吸收塔顶部和上部不同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乙烷塔的塔顶物流经冷却至-10℃~60℃后进入脱甲烷塔进料罐,脱甲烷塔进料罐的气相和液相物流分别进入脱甲烷塔中上部,其中气相进口在液相进口上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4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乙烷塔的塔顶物流经压缩、换热和丙烯冷剂激冷至-10℃~60℃后进入脱甲烷塔进料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甲烷塔和吸收塔为板式塔或填料塔,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烯烃气体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甲烷塔和吸收塔为填料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1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