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参数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5878.1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15 |
发明(设计)人: | 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蒋雅洁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参数 测试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参数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A/B测试用于确定两个元素或版本(A和B)中哪个版本更好,以选择最好的版本使用,提高转换率;在A/B测试过程中,为了优化广告效果,对于同一个测试参数,可设置多个不同的参数值来测试效果,从而找出效果最好的参数值;其中,效果可以是点击率、购买量或安装量等。
现有技术中,针对A/B测试的过程,其处理流程包括:
步骤1、确定测试目标和测试参数。
步骤2、利用测试参数的一个参数值进行测试,并统计测试参数的该参数值的效果以及与目标的差距。
步骤3、基于与目标的差距,修正测试参数的参数值,并利用修正后的测试参数的参数值进行测试,以及继续统计修正后的测试参数的参数值的效果。
以此类推,后续不再赘述。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每次只能对测试参数的一个参数值统计其效果,对测试参数的参数值进行修改后,继续统计修改后的参数值的效果;由于在统计测试参数的每个参数值的效果时,其时间周期长,因此上述方式无法快速达成目标。此外,当后一次的效果比前一次要差时,需要回到前一次测试中重新调整测试参数进行测试,从而进一步导致测试时间很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数的测试方法和设备,以快速获得效果最好的测试参数的参数值,节省测试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数的测试方法,包括:
确定测试目标以及所述测试目标对应的测试参数,并根据客户端标识将客户端分成多个测试组;
为每个测试组配置所述测试参数的参数值,且每个测试组所配置的参数值不同;
利用所述测试参数的参数值对该参数值所对应的测试组内的客户端进行测试,并获取所述多个测试组的测试效果;
确定所述多个测试组的测试效果中最优的测试组所使用的参数值为所述测试参数的目标参数值。
在所述测试目标对应的测试参数为多个测试参数时,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依次选择所述多个测试参数中的一个测试参数为当前测试参数,并利用其他测试参数以及所述当前测试参数的参数值对该参数值所对应的测试组内的客户端进行测试;其中,其他测试参数的参数值相同。
所述其他测试参数的参数值相同,具体为:
如果所述其他测试参数已经确定有目标参数值,则所述其他测试参数的参数值为该目标参数值;
如果所述其他测试参数还未确定有目标参数值,则所述其他测试参数的参数值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所述客户端标识包括:客户端的即时通信号码、客户端浏览器的cookie id、客户端的IP地址。
对测试组内的客户端进行测试的测试周期以天或者星期为单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参数的测试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测试目标以及所述测试目标对应的测试参数;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客户端标识将客户端分成多个测试组;
配置模块,用于为每个测试组配置所述测试参数的参数值,且每个测试组所配置的参数值不同;
测试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测试参数的参数值对该参数值所对应的测试组内的客户端进行测试,并获取所述多个测试组的测试效果;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多个测试组的测试效果中最优的测试组所使用的参数值为所述测试参数的目标参数值。
在所述测试目标对应的测试参数为多个测试参数时,所述测试模块,进一步用于依次选择所述多个测试参数中的一个测试参数为当前测试参数,并利用其他测试参数以及所述当前测试参数的参数值对该参数值所对应的测试组内的客户端进行测试;其中,其他测试参数的参数值相同。
所述其他测试参数的参数值相同,具体为:
如果所述其他测试参数已经确定有目标参数值,则所述其他测试参数的参数值为该目标参数值;
如果所述其他测试参数还未确定有目标参数值,则所述其他测试参数的参数值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所述客户端标识包括:客户端的即时通信号码、客户端浏览器的cookie id、客户端的IP地址。
对测试组内的客户端进行测试的测试周期以天或者星期为单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8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