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ADAMTS13酶活性的荧光底物及检测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24435.0 申请日: 2012-02-03
公开(公告)号: CN102533937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苏健;白霞;阮长耿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分类号: C12Q1/37 分类号: C12Q1/37;C07K14/47;C07K1/107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常亮;李辰
地址: 215006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adamts13 活性 荧光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ADAMTS13酶活性的荧光底物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类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症,主要是由于微循环中形成了血小板血栓,血小板数因大量消耗而减少所形成的紫癜。该病典型临床表现为五联征:发热、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和肾脏受累。由于小动脉与微血管的栓死,导致器官缺血性功能障碍乃至梗死,对微循环依赖性强的器官(脑、肾等)也易出现症状。由于TTP起病急,患者一旦出现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血浆置换,若患者未及时进行血浆置换或输注等有效的治疗,病死率可达90%以上,TTP缓解后复发率为30%~60%。

临床研究表明,在TTP的发病进程中,金属蛋白酶ADAMTS13与底物VWF因子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VWF基因,Gene Bank ID:7450,位于第12对常染色体的短臂末端12p13.3,基因全长约180kb,有52个外显子和51个内含子。外显子大小差别很大,从40个碱基到1379个碱基(外显子28)。外显子28特别大,编码VWF中全部A1和A2同源区。VWF cDNA 5’区启动子前有250核苷酸的非翻译区,1-2289位碱基编码763个氨基酸的前-原肽,从2290碱基开始编码血浆中存在的成熟VWF。成熟VWF单体相对分子量为250×103道尔顿,共包含有2050个氨基酸,在血浆中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域的大分子糖蛋白,具有高凝血活性。在VWF的A2区包含了金属蛋白酶ADAMTS13的酶切位点(Y1605-M1606),在正常机体中,血浆中的ADAMTS13会将VWF多聚体裂解为粘附活性较低的小分子量多聚体,由于有ADAMTS13酶解VWF,从而使VWF分子大小处于动态的生理平衡状态。然而如果由于ADAMTS13酶基因的变异或存在针对抑制ADAMTS13酶活性的抗体,使机体内ADAMTS13活性出现先天性或获得性缺陷,ADAMTS13酶活性下降,导致超大分子量VWF的出现,而超大分子量VWF可在正常血流情况下网罗血小板,引起血小板自发性聚集,在全身微血管部位形成富含血小板血栓,VWF多聚体越大,网罗血小板的能力越强,形成血栓的能力也就越大,就会从而造成TTP的发生。因此快速检测ADAMTS13酶活性对于临床预防和治疗TTP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为止,已有多种检测ADAMTS13酶活性的方法,主要归结为两类:第一类为流体动态条件下的检测方法,如mini-vortex涡流所产生的高剪切率条件下的检测方法。第二类为静态条件下检测,包括:尿素或盐酸胍变性条件下酶解全长VWF底物检测方法;各种带GST或His尾巴的VWFA2区短肽作为底物检测方法,如GST-VWF115-His、GST-VWF73-His等;荧光标记VWF73检测方法等。其中荧光标记VWF73检测方法由于具有实时、快速、高通量的特点,已在欧美国家临床普及化。

目前已有两种检测ADAMTS13酶活性的荧光底物,其原理各不同。一种是由日本人Kokame于2005年建立,基于不同荧光基团之间的供体-受体(donor-acceptor)法,另外一种是由美国人John Owen于2006年建立,基于相同荧光基团之间的自猝灭(self-quenching)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VWF73片段。VWF73片段是Kokame等人发现的ADAMTS13酶在体外的最小底物片段,位于VWF的A2区域,包括D1596至R1668的73个氨基酸,VWF73片段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Kokame建立的供体-受体法荧光底物由化学合成,其修饰位点选为VWF蛋白的Q1599与N1611,其原理是在VWF蛋白Q1599位点引入一供体荧光基团Nma,在N1611位点引入一受体荧光基团Dnp,当一定波长激光照射该荧光底物时,在Q1599位供体荧光基团Nma所发射的荧光能量被临近的N1611位受体荧光基团Dnp所吸收。而当该荧光底物被ADAMTS13所酶解后,Q1599位供体荧光基团Nma所发射的荧光能量无法被临近的N1611位受体荧光基团Dnp所吸收,从而导致Q1599位供体荧光基团Nma所发射的荧光能量得以在检测仪器上测出。然而由于该法荧光底物是化学合成,成本高。同时由于该底物需类似DMSO之类的有机溶剂溶解,往往溶解不完全,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4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