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用离合器液压分泵总成所用夹具导轨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1608.3 | 申请日: | 201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5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孔令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液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3Q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66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离合器 液压 总成 所用 夹具 导轨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汽车用离合器液压分泵总成所用夹具导轨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压缸与放气螺塞密封不严,螺纹面与锥面不同轴,放气螺塞与之配合后,液压缸油封锥面不能封严,产生漏油现象。
液压缸与油管接头密封不严,液压缸油封平面与液压缸油封螺纹面密封不严,液压缸油封平面与液压缸油封螺纹面没有垂直,并且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分开装夹,造成液压缸油封平面与液压缸油封螺纹面不垂直,产生了漏油现象。
现有的加工方法是分工序多次装夹加工,需要三个工人,五套夹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次装夹垂直度的保证能力不好及螺纹面与锥面不同轴,废品率高。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在制作离合器液压分泵总成过程中能够一次完成装夹的汽车用离合器液压分泵总成所用夹具导轨及制作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用离合器液压分泵总成的加工方法,首先将夹具装在导轨上,将缸体插在夹具的芯轴上,以待加工件缸体内孔进行定位,以零件的毛坯圆弧表面做定位面,用夹具的V型块找正待加工件缸体所要钻孔的轴向位置,用V型块辅助支撑待加工件缸体;以零件的已加工表面做主要定位基准,将待加工件缸体夹紧,找正钻底孔的纵向位置;将待加工件缸体装夹完毕后,在导轨的第一个工位上用限位块和压板定位,将钻模板翻开,在立式钻床上进行锪面;然后将夹具从第一个工位直接滑动到第二个工位上用压板定位,将钻模板放下,用台钻进行钻底孔;最后将夹具从第二个工位直接滑动到第三个工位上用限位块和压板定位,将钻模板翻开,用攻丝机进行攻丝,换另一套夹具在第一个工位上钻孔,再推到第二个工位上攻螺纹。
一种汽车用离合器液压分泵总成,其组成包括: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具有放气孔,所述的放气孔连接放气螺塞,所述的液压缸连接油管接头,所述的液压缸与油管之间装有密封垫。
所述的汽车用离合器液压分泵总成,所述的液压缸具有液压缸油封平面、液压缸油封螺旋面和液压缸油封锥面,所述的液压缸油封螺旋面上具有环形槽,所述的密封垫装在所述的液压缸油封平面与所述的油管之间。
一种汽车用离合器液压分泵总成所用夹具导轨,底座,所述的底座装有加工竖向孔的锪平面、钻孔和攻丝夹具或装有加工斜向孔的钻孔和攻丝夹具,所述的底座两端连接限位块,所述的底座两侧装有两根导轨。
所述的汽车用离合器液压分泵总成所用夹具导轨,所述的锪平面、钻孔、攻螺纹夹具包括两根导轨,所述的两根导轨一端连接限位杆并用螺钉固定,所述的两根导轨同时通过压板连接滚套,所述的滚套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与所述的滚套之间装有挡圈,所述的压板与所述的导轨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紧固。
所述的汽车用离合器液压分泵总成所用夹具导轨,所述的钻孔、攻螺纹夹具包括两根导轨,所述的两根导轨另一端连接限位杆并用螺钉固定,所述的两根导轨同时通过压板连接滚套,所述的滚套连接转轴,所述的转轴与所述的滚套之间装有挡圈,所述的压板与所述的导轨之间通过螺钉连接紧固。
[0012]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液压缸与放气螺塞密封严,在一次装夹生产中液压缸油封螺纹面与液压缸油封锥面达到了同轴,放气螺塞与之配合后,液压缸油封锥面能够密封严,不漏油。
本发明的液压缸与油管接头之间密封好,液压缸油封平面与液压缸油封螺纹面密封严,液压缸油封平面与液压缸油封螺纹面垂直度好,不漏油。
本发明只需要两套夹具两个工人即可完成放气孔和出油孔两个工序节省了夹具,同时节省了时间和人员。
本发明在液压缸油封平面上有螺旋环形槽,加工纹路是环形;在密封严时利用环形纹压严密封,密封效果好。
本发明既能够装加工竖向孔的锪平面、钻孔和攻丝夹具,又能够装加工斜向孔的钻孔和攻丝夹具,加大了轨道的利用率,降低了加工所用装置的成本。
本发明只需要一个工人一套夹具一次装夹即可以完成锪平面、钻孔、攻螺纹的加工,不仅保证了零件的垂直度要求大大降低了废品率,而且减少了夹具与工人的数量降低了成本,缩短了零件装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液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液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16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