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RB600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09634.4 申请日: 2012-01-13
公开(公告)号: CN102534407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杨茂麟;刘永林;韦轶华;田立峰;张应荣;王丽鹃 申请(专利权)人: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22C38/38 分类号: C22C38/38;C22C38/26;C22C33/06;C21D8/08
代理公司: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代理人: 刘安宁
地址: 553028 贵州***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hrb600 热轧 钢筋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与轧钢,具体来说,涉及炼钢与热轧工艺,尤其涉及热轧带肋钢筋的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建筑工业对钢筋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关键是提高钢筋的强度和综合性能。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背景下,普通强度钢筋作为建筑用钢主材的状况已无法满足建设发展的需要。高强度HRB600热轧带肋钢筋的开发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建筑用钢量,与目前主要使用的HRB335、HRB400、HRB500级钢筋相比,分别节约用钢量73.3%、44.4%和19.5%,具有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可解决建筑结构中肥梁胖柱的问题,增加建筑使用面积,使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提高建筑使用功能。因此,研究开发强度高和综合性能好的钢筋,是钢铁企业应对未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涉及热轧钢筋的技术方案较多,特别相关的申请件就有01214441.X号《热轧六棱带肋钢筋》、200520004827.6号《超细晶热轧带肋钢筋盘条》、200810124722.2号《一种热轧带肋钢筋的控轧控冷工艺》、200810124723.7号《一种热轧带肋钢筋组合控制轧制工艺》、200810058552.2号《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及其制备方法》、200910193367.9号《一种含铬的HRB400热轧带肋钢筋及其生产方法》、201010237699.5号《抗震热轧带肋钢筋及其生产工艺》等。迄今为止,尚无涉及HRB600热轧带肋钢筋的申请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HRB600热轧带肋钢筋的生产方法,保证HRB600钢筋综合性能的同时,提高建筑钢筋强度,实现节能环保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的方法仍然包括转炉冶炼、钢坯强化、吹氩精炼、浇注、钢坯检验、加热炉加热、控制轧制、轧后微控制冷却、成品检测、定尺包装、产品入库等工序,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特征包括:

(1) 转炉冶炼出钢过程采用双挡渣工艺;

(2) 钢坯强化工序采用Cr、Nb、VN微合金复合强化;

(3) 吹氩精炼技术; 

(4) 浇注工序采用全保护浇注;

(5) 控制轧制工序,微合金元素阻止奥氏体的再结晶进程,控制微合金元素的沉淀强化作用,达到提高钢筋强度的目的;

(6) 轧后微控制冷却工序,阻止奥氏体晶粒再长大,确保钢筋综合性能。

上述转炉冶炼出钢过程采用双挡渣工艺,工艺条件是:出钢时间不小于2分30秒,出钢时作C、S、P、Mn分析,终点碳含量控制在:0.08%~0.12%;S≤0.025%、P≤0.020%,等样出钢;合金加入按照如下顺序:SiMnFe—MnFe—SiFe—CrFe—SiAlCaBa—NbFe—VN;吹氩精炼时间不小于5分30秒。

上述钢坯强化工序采用Cr、Nb、VN微合金复合强化的具体方法是在普通的CMn钢中添加微量的铌、钒、铬强碳氮化物形成元素进行合金化,通过控制细化钢的晶粒和碳氮化物沉淀强化的物理冶金过程,在控轧状态下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可焊接性、良好的成形性能等最佳力学性能配合的工程结构材料。

强化机理:Nb、V等和钢中的C、N原子形成高熔点、高硬度的碳化物和氮化物,一方面沉淀在奥氏体晶界上,加热时不易熔入奥氏体,可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形成细晶强化;另一方面这些碳化物和氮化物质点在奥氏体转变成铁素体过程中或转变后析出,在铁素体的晶格中阻碍位错运动,形成沉淀强化。

上述吹氩精炼的工艺条件是通过LF炉精炼、喂丝吹氩工艺,尽量减少此钢种的夹杂物含量,造好还原渣,严格的底吹氩及喂丝工序,以实现快速脱氧、脱硫,均匀钢水成分,有效去除钢中夹杂物的含量。   

上述浇注工序采用全保护连铸,工艺条件是:中间包使用AIC质水口;大包、中间包采用保温覆盖剂进行保温;连铸坯拉速在2.0~3.0m/min,矫直温度950℃~1050℃,严格控制中间包过热度≤20℃。

上述控制轧制工序中,变形与奥氏体再结晶结合,从而促进铁素体晶粒进一步细化,微合金元素起到有效的沉淀强化作用。

上述轧后微控制冷却工序采用两段6m长的湍流式冷却器,工艺条件是通过形成湍流的冷却水对轧后钢筋进行均匀的微冷却,使上冷床的钢筋温度控制在850℃~900℃之间,以控制奥氏体晶粒不再进一步长大,使珠光体片层间距变薄,确保钢筋的综合性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9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