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代脱氢合成非那雄胺的新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7077.2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兴良;罗丹;高鸿盛;蒋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73/00 | 分类号: | C07J7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氢 合成 新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甾体药物合成技术领域,它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疾病药物非那雄胺的合成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以二氢非那雄胺为原料,首先合成2-氯代双氢非那雄胺中间体,然后将2-氯代二氢非那雄胺脱去氯化氢得到非那雄胺的新技术。
背景技术
非那雄胺(finasteride)系统名称N-叔丁基-3-氧代-4-氮杂-5α-雄甾-1-烯-17β-酰胺,用于前列腺疾病的临床治疗已有20余年,其中一种商品名称为Proscar(保列治)的制剂于1991年首次在意大利上市,1992年于美国上市;另一种商品名称为Propecia的制剂于1997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男性脱发症,先后在意大利、新西兰、美国等国上市,用于防治前列腺癌的研究正在进行中,该药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由二氢非那雄胺合成非那雄胺的技术核心是1,2-位的脱氢,但是,这些报道均存在着反应复杂、收率低、分离困难、毒性高、污染严重、成本高等缺陷,目前,有关以二氢非那雄胺合成非那雄胺在国内外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国际专利:WO2005075497A)是以二氢非那雄胺为原料,苯亚硒酸酐法合成非那雄胺,其反应式如下所示:
本反应中使用了剧毒的且价格昂贵的苯亚硒酸酐为试剂,收率仅50%左右,产物需要柱层析方法才能分离,同时,使用有一定毒性的氯苯为溶剂,成本很高,环境危害大。
第二种方法(美国专利:US20070167477A1)是以二氢非那雄胺为原料,采用DDQ/BSTFA(即3,3-二氯-5,6-二氰基苯醌/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氧化法得到非那雄胺,其反应式如下所示:
本反应收率65%左右,产生的含氟废水难处理,醌类物质对环境危害大。
第三种方法(国际专利:WO2008101308A)是以二氢非那雄胺为原料,采用苯硫醚氧化法得到非那雄胺,其反应式如下所示:
该方法步骤多,操作复杂,总收率只有60%左右,使用价格昂贵的双三甲基硅氨基锂试剂,成本较高。
所以,开发一种反应简单、收率高、分离容易、安全性高、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生产技术对于改善环境、惠及患者、提升产品的生产水平和竞争力、满足社会需求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原料便宜、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快,副反应少、产物分离简单、收率高的非那雄胺的合成新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非那雄胺的合成,该技术方案包括下列反应步骤:
一、2-氯-二氢非那雄胺中间体的合成:在有机溶剂中加入二氢非那雄胺,氮气保护下,慢慢加入DBU(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加入过程中保持温度在-5℃~10℃,然后在1~2小时内加入三甲基氯硅烷,加完后再在-5℃~50℃温度条件下搅拌反应2~4小时,再一次性加入无水氯化锂,将温度升高到回流温度,在此温度下反应完全,减压蒸馏出溶剂,残渣中加入一定量乙醇,充分搅拌溶解,冷却后慢慢倒入水中析出产品,经过过滤、洗涤、等步骤获得粗制的2-氯-二氢非那雄胺产品,将粗制产品在40℃~70℃下减压干燥;上述反应中所描述的有机溶剂是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乙醚、四氢呋喃、1,4-二氧六烷、甲苯、苯、二甲苯、四氯化碳、DMF中的一种;所描述的碱为DBU(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LDA(二异丙基氨基锂)、正丁基锂、三乙胺、四甲基乙二胺、吡啶中的一种;所描述的反应试剂是三甲基氯硅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0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环形皮带
- 下一篇:生产富硒茶的土壤内源硒调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