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能质量集中监控与辅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5836.1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5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盛万兴;王金丽;段祥骏;王金宇;宋祺鹏;唐建岗;李运硕;方恒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能 质量 集中 监控 辅助 管理 决策 支持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能质量集中监控与辅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在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和生产维护中,采用多种技术和管理手段来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技术上主要采用有载调压主变、线路调压器、各类无功补偿装置、谐波治理装置等;管理上主要加强电压无功管理、建立健全电压监测网络、完善用户电能质量投诉流程管理等。这些手段和方法大都是采用单点应用和经验管理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电能质量问题,但由于中低压配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与高压输电网络相比偏低,主要依靠人工监测、定期巡视和用户投诉等途径掌握电能质量情况,无法保证对电能治理问题掌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电能质量的监测与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尽管部分地区通过配置具有无线上传功能的电压监测仪、谐波监测装置等进行专门的电能质量监控,但由于投入的设备多,需要专门的监控和通信设备,导致系统处于孤立和部分监控状态,没有进行有机的整合区域配电网中已有自动化、监测或采集系统中相关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与信息,无法实现对区域电网电能质量综合分析和协调控制,形成电能质量辅助管理决策支持,达不到对区域配电网电能质量协同监控和决策支持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集中监控与辅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全面实施电能质量治理以及配电网规划、设计与建设改造,有效提高电力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能质量集中监控与辅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其包括:相互进行信号传输的数据层和现场层,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数据层进行信号传输的应用层。
本发明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应用层包括并列设置的电能质量监测单元、电能质量分析单元、电能质量治理单元和辅助决策支持单元。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数据层包括统一数据采集单元以及并列设置的自动化系统1、自动化系统2、检测系统1、检测系统2和信息采集系统;所述自动化系统1、所述自动化系统2、所述检测系统1、所述检测系统2和所述信息采集系统分别与所述统一数据采集单元相互通信;所述统一数据采集单元接收所述应用层的控制命令并向所述应用层传递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现场层包括并列设置的中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和与所述统一数据采集单元连接的电能质量监控装置;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分别与所述自动化系统1、所述自动化系统2、所述检测系统1、所述检测系统2和所述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数据信号通信。
本发明提供的第四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中低压配电网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变电站、中压线路、配电台区和低压用户。
本发明提供的第五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统一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所述统一数据采集单元将接收到的数据上传至所述实时数据库和所述历史数据库。
本发明提供的第六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能质量监控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电压监控系统、用户用电信息单元、原有集抄系统、原有负控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网自动化系统以及其他监控系统;所述电压监控系统、所述用户用电信息单元、所述原有集抄系统、所述原有负控系统、所述调度自动化系统、所述配网自动化系统以及所述其他监控系统分别通过通信接口与所述统一数据采集单元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第七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能质量监测包括并列设置的综合实时监测模块、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功率监测模块、功率因数监测模块、三相不平衡监测模块和频率监测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第八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能质量分析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电压合格率模块、三相负荷不平衡度模块、功率因数指标模块和谐波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第九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压质量治理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在线仿真模块、电压治理模块和标准查询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第十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决策支持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电网结构优化模块、设备优化配置模块和运行调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58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