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钢子午线轮胎活塞带动机械反包成型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426.5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闫宏伟;方群玲;陆辉山;高强;闫硕金;王福杰;霍红;赵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D30/24 | 分类号: | B29D30/24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午线 轮胎 活塞 带动 机械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生产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钢子午线轮胎活塞带动机械反包成型鼓。
背景技术
目前,轮胎生产常用的全钢子午线轮胎成型鼓有两种,第一种是全钢子午线轮胎胶囊反包成型鼓,是利用胶囊充气进行反包,胶囊受力大,反复胀缩,胶囊易损坏,反包速度太慢, 效率低,反包不到位,自动化程度低,质量无法保证;另一种是全钢子午线轮胎机械反包成型鼓,是气缸带动反包杆反包,反包杆失控无保护,反包杆回转起始为点接触,圆柱面在双曲面内回转,结构不合理,并且现有反包鼓结构复杂,能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活塞带动机械反包,结构简单,效率高,能够提高胎坯制造质量稳定性的全钢子午线轮胎活塞带动机械反包成型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全钢子午线轮胎活塞带动机械反包成型鼓,中空主轴安装固定在主机法兰上,所述中空主轴内部设置有一个具有左旋、右旋对称螺纹的丝杠副,丝杠副的两个丝母上各设置有一个键,所述中空主轴的两端各套装有一个连接套,中空主轴上下两侧设置有长键槽孔,所述键穿过中空主轴两侧的长键槽孔与连接套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套的前端套装有反包组件,连接套后端套装有扇形块组件。
反包组件的结构为:反包缸的一端通过第一缸盖固定在连接套上,所述反包缸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缸盖,反包缸中的活塞套活动安装在连接套上,反包活塞的一端与活塞套固定在一起,反包活塞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承盘,所述支承盘的圆周上铰接有多个结构相同的反包杆,所述反包杆穿过第二缸盖位于反包缸外面的一端安装固定有反包滚轮。
扇形块组件的结构为:扇形块气缸通过胎肩盘固定在连接套上,扇形块气缸为“L”形气缸,尼龙活塞水平设置在扇形块气缸内部,扇形块竖直设置在扇形块气缸的开口处,尼龙活塞与扇形块通过斜面相接触,扇形块的顶部设置有胶囊,胶囊的一端固定在胎肩盘上,所述扇形块气缸的外壳直角拐弯处设置有圆弧过渡,反包滚轮设置在圆弧过渡处。
反包杆的形状为“Z”形,且多个反包杆构成空心柱状体,所述空心柱状体上套装有胶条环。
所述支承盘圆周上铰接的多个结构相同反包杆的数量为3~50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反包杆铰接在支承盘上,结构合理,省去现有的复杂结构,重量轻、能耗低。
2、本发明活塞带动机械反包,自动化程度高,反包高度均匀、稳定,易于控制反包质量。
3、本发明活塞带动反包杆直接反包,结构简单,减少影响胎坯质量因素,提高胎坯制造质量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全钢子午线轮胎活塞带动机械反包成型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活塞带动反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承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反包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中:1为中空主轴,2为丝杠副,3为键,4为连接套,5为反包组件,6为扇形块气缸,7为尼龙活塞,8为扇形块组件,9为胶囊,10为扇形块,11为胎肩盘,12为反包滚轮,13为胶条环,14为第二缸盖,15为反包杆,16为活塞套,17为支承盘,18为反包缸,19为反包活塞,20为第一缸盖,21为鼓,22为主轴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全钢子午线轮胎活塞带动机械反包成型鼓,包括:中空主轴1、丝杠副2、键3、连接套4、反包组件5及扇形块组件8,中空主轴1安装固定在主机法兰上,所述中空主轴1内部设置有一个具有左旋、右旋对称螺纹的丝杠副2,丝杠副2的两个丝母上各设置有一个键3,所述中空主轴1的两端各套装有一个连接套4,中空主轴1上下两侧设置有长键槽孔,所述键3穿过中空主轴1两侧的长键槽孔与连接套4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套4的前端套装有反包组件5,连接套4后端套装有扇形块组件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4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机械的驱动系统及其闭式液压回路
- 下一篇:金属箍无料头胶管硫化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