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路基深渗沟的变截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238.2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郑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F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路基 渗沟 截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路基防排水结构物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路基深渗沟的变截面结构及其分段快速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路基渗沟是一种设置在路基边沟下(或边沟旁)的渗沟,常用于截排路堑边坡坡脚的层间水,渗沟底部需埋设在最下面的不透水层上。对于松散堆积体覆盖及边坡滑坍体分布部位,不透水层的下伏深度往往较大,因此,常常需设置深度在5m-8m的深渗沟。在对深渗沟进行开挖施工时,须自上而下随挖随加框架式支撑,并在施工回填时自下而上逐步拆除支撑。按常规渗沟结构对于松散堆积体覆盖及边坡滑坍体的施工时,除框架式支撑施工导致施工成本高、施工进度慢外,开挖深度大于3m时,开挖扰动会造成富水松散岩土体发生随挖随坍的流动性坍塌破坏,这不但使得渗沟无法开挖成型,还带来了严重的施工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安全的路基深渗沟的变截面结构。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安全的路基深渗沟的变截面结构的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路基深渗沟的变截面结构,由下部小截面开挖区和设在下部小截面开挖区上方的上部大截面开挖区两部分组成,所述的上部大截面开挖区由第一开挖层和处于所述的第一开挖层上方的碾压初平层组成,所述的第一开挖层和碾压初平层均由分布于边部的回填片石和中部的回填碎石土组成;所述的第一开挖层单层开挖深度不大于2m,所述的第一开挖层的宽度不小于挖掘机机身宽度加1.8~2.2m,所述的第一开挖层的边部的所述的回填片石的单边宽度不小于1m;所述下部小截面开挖区为第三开挖层,所述第三开挖层通过开挖渗沟、在渗沟底层及临近路面范围一侧铺设有防渗土工布、在渗沟底层临近路基边坡一侧设有单层土工布、渗沟底层放入有软式透水管后充填回填碎石并压实而成,所述的第三开挖层的宽度不小于挖掘机机斗宽度、开挖深度不大于3m且处于所述的上部大截面开挖区的中部。
所述的第一开挖层与所述的下部小截面开挖区之间设置有第二开挖层,所述的第二开挖层由分布于渗沟边部的回填片石和中部的回填碎石土组成,所述的第二开挖层的开挖面上加铺有所述的防渗土工布;所述的第二开挖层的单层开挖深度不大于2m,所述第二开挖层宽度不小于挖掘机机身宽度加0.8~1.2m,所述的第二开挖层的边部的所述的回填片石的单边宽度不小于0.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2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