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硅棒粘胶板脱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2764.5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平;陈世强;俞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奥曼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7/00 | 分类号: | B28D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4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粘胶 脱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材料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硅棒粘胶板脱胶设备。
背景技术
单晶多晶硅棒在切割时,硅棒用胶水粘接在玻璃基板上,玻璃基板用胶水粘接在粘胶板上,粘胶板和晶托用螺钉连接,切割硅棒时晶托固定在多线切割机上,比如瑞士HCT-E500SD-B/5、瑞士梅耶博格DS261/264/265/271、日本小松NTCMWM442DM、PV600S、PV800S等各种多线切割机。切割完后硅棒切割为一片片的硅片并且硅片还跟玻璃基板有一层薄薄的胶层连接,硅片和玻璃放在热水脱胶槽中经过一定时间和温度即分离了。玻璃基板和粘胶板这时还胶接在一起,因为玻璃基板在切割钢丝切割后有一条条的细槽,不能重复使用,必须把玻璃基板和粘胶板分离,这样粘胶板还可以继续重复使用。
目前粘胶板脱胶使用手动方式脱胶,把粘胶板放入烘箱高温烘烤,使胶层变脆剥离,需要三个小时才能脱胶,而且发出刺激性气味,工作效率低,工作现场气味刺鼻, 操作人员工作环境很差。粘胶板300度烘烤易产生轻微变形,重复使用次数多了变形超过允许的量后就要报废,而在95度热水浸泡中变形要小的多,可以延长粘胶板的使用寿命。本设计旨在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硅棒粘胶板脱胶设备。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硅棒粘胶板脱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粘胶板提升装置、水平导轨、多个脱胶槽、进料小车和出料小车;所述粘胶板提升装置上设置有机械手用于抓取硅棒粘胶板放置容器,所述机械手可以在所述提升装置上上下移动;所述粘胶板提升装置整体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上,可以沿所述水平导轨水平移动;所述进料小车和出料小车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两端前部,并可自由推动,用于装载硅棒粘胶板放置容器;所述多个脱胶槽放置于进料小车和出料小车之间。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脱胶设备外部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顶部安装有排气装置。所述脱胶槽底部设置有进出水管,槽壁安装有加热装置,外围包覆有保温材料,上部设置有移动盖板。所述水平导轨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粘胶板提升装置上安装有与之相配合的齿轮,通过安装在所述粘胶板提升装置上的水平行走电机带动所述齿轮。所述粘胶板提升装置采用滚珠丝杆结构。
本发明可以同时处理多块硅棒粘胶板,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减少了刺激性气味。降低了能耗,减少人工。粘胶板300度烘烤易产生轻微变形,重复使用次数多了变形超过允许的量后就要报废,而在95度热水浸泡中变形要小的多,可以延长粘胶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 2 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 3 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中1、机械手;2、粘胶板;3、料篮;4、进料小车;5、移动盖板;6、脱胶槽;7、出料小车;8、提升装置;9、水平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硅棒粘胶板脱胶设备,包括粘胶板提升装置8、水平导轨9、多个脱胶槽6、进料小车4和出料小车7;所述粘胶板提升装置8采用滚珠丝杆结构,其上设置有机械手1用于抓取硅棒粘胶板料篮3,所述机械手1可以在所述提升装置8上上下移动。所述粘胶板提升装置8整体设置在所述水平导轨9上,所述水平导轨9上设置有齿条,所述粘胶板提升装置8上安装有与之相配合的齿轮,通过安装在所述粘胶板提升装置8上的水平行走电机带动所述齿轮,使粘胶板提升装置8可以沿所述水平导轨9水平移动。所述进料小车4和出料小车7放置于所述水平导轨9两端前部,并可自由推动,用于装载硅棒粘胶板料篮3。所述多个脱胶槽6放置于进料小车4和出料小车7之间,底部设置有进出水管,槽壁安装有加热装置,外围包覆有保温材料,上部设置有移动盖板5。所述脱胶设备外部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顶部安装有排气装置。
使用时先在脱胶槽6内注入水,然后加热到设定温度,将粘胶板2放入料篮3中,然后通过进料小车4推入粘胶板脱胶机内,通过电气控制使机械手1抓起料篮3,放入脱胶槽6内,在热水中浸泡30分钟后,使用机械手1抓起料篮3,放入出料小车7中,将出料小车7通过气缸推出粘胶板脱胶机,拿出粘胶板2即可。粘胶板在浸泡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气体通过外罩顶部的排气装置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奥曼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奥曼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