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亲水型氨基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02417.2 申请日: 2012-01-04
公开(公告)号: CN103193981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0
发明(设计)人: 王绪荣;陈必连;楚大生;王晓红;周军昌;韦永方;梁健;殷彬励;欧阳磊;王肖俊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科光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G77/388 分类号: C08G77/388;D06M15/647;D06M101/06;D06M101/3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46000***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亲水型 氨基 硅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一种织物柔软整理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亲水型氨基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人们对穿着服饰的要求已经不是简单的要求织物具有吸湿、透气、穿着舒服,还追求织物具有柔软、滑爽、飘逸的风格,因此就有了柔软剂的出现,而如今用得最广泛的是有机硅柔软剂。有机硅柔软剂首先在欧美诸国得到研究、开发和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利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纺织印染工业也从不用有机硅柔软剂发展到逐步开始应用,现在已是全面应用。我国加入WTO也有很多年了,在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实力的工业产品就是纺织产品;外商要求这些纺织产品必须用有机硅柔软剂进行整理。因此,研究、开发和应用有机硅柔软剂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有机硅油存在较多如使植物泛黄、产生色变、降低白度、稳定性差、易粘污织物吸湿(汗)性、抗静电性差等缺点,因此为了紧跟市场的需求及应用条件,现有技术需更新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亲水型氨基硅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亲水又具有氨基硅油柔软滑爽性能的硅油及其制备方法,经此方法生产的亲水型氨基硅油整理织物,其亲水性、柔软性、弹性、白度和耐洗性、抗静电等性能非常好,且不易产生色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亲水型氨基硅油,该氨基硅油为具有如下结构通式的化合物:

上式中:R1为亲水性聚醚,R2为含氨基化合物,R3为硅烷偶联剂,R4为含甲氧基化合物;

m为:1500,n为30,p为35,q为40,z为500。

所述亲水型氨基硅油为浅黄色透明粘稠油状液体、比重为1.010~1.020g/ml。

所述亲水型氨基硅油的聚硅氧烷含量为96~98%。

所述亲水型氨基硅油在25℃下粘度为1600~4500mpa.s、PH值为7~8。

所述亲水型氨基硅油的离子性能为弱阳离子。

上述一种亲水型氨基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低含氢硅油的制备

将高含氢硅油、含甲氧基化合物、封头剂、催化剂1依次加入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的三口烧瓶口,搅拌,升温至80℃,反应2-4个小时,加入中和剂,搅拌1-3个小时后,抽滤、蒸馏、脱低沸物,得到低含氢硅油;

B、亲水型氨基硅油的制备

将低含氢硅油、含氨基化合物,依次加入装有搅拌器、冷凝器、温度计的反应釜中,通N2搅拌,升温至60℃后,加入催化剂2,继续搅拌,恒温反应3个小时使反应液有浑浊变澄清;

再将硅烷偶联剂、聚醚依次加入反应釜中,在110℃下保持物料反应至透明,降温至100℃后,加入含氨基化合物,反应4-5小时后,抽真空脱低沸物,制得亲水型氨基硅油。

所述步骤A中高含氢硅油、D4、封头剂、催化剂1的添加量按质量比例依次为:10∶1∶1.5∶1;

所述步骤B中低含氢硅油、含氨基化合物、催化剂2、硅烷偶联剂、聚醚的添加量按质量比例依次为:10∶2∶0.01∶1∶20。

所述步骤A制得的低含氢硅油中含氢质量分数为0.15%。

所述含氨基化合物为:含有叔胺和仲胺的有机化合物。

所述硅烷偶联剂:含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

所述含甲氧基化合物为:含有2个以上甲氧基的化合物。

所述亲水性聚醚为:含有活性基团与聚乙二醇结构的有机化合物。

上述一种亲水型氨基硅油的用途:

所述亲水型氨基硅油溶于水,或用乳化剂和冰醋酸乳化成透明乳液,用于涤/棉织物的整理;

所述亲水性氨基硅溶液与环氧改性有机硅乳液复配后用于麻及涤粘纤维织物的整理。

经此方法生产的亲水型氨基硅油整理织物,其亲水性、柔软性、弹性、白度和耐洗性、抗静电等性能非常好,且不易产生色变,因此市场前景较广阔。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将高含氢硅油、D4、六甲基二硅氮烷、氨水按10∶1∶1.5∶1;的比例加入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的三口烧瓶口内,进行搅拌,升温至80℃反应3个小时,加入氨基磺酸,继续搅拌2个小时后进行抽滤、蒸馏、脱低沸物后所得即为适当含氢量的低含氢硅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2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